年12月9日,对于张贤柏等名广丰籍抗美援越老兵来说,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日子。那一天,当时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他们,满怀报国热情,毅然踏上了从军之路。于是,在枪林弹雨和炮火连天中,他们谱写了一段腥风血雨、九死一生的沙场壮歌。 年12月3日张贤柏与战友在抗美援越战场合影 这群新兵被分配到高炮第65师所属机关连队服役。高炮第65师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部队,它的前身系山西人民抗日决死纵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 中有着卓越的战绩,为民族的生存、独立、自由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这样一支有着 战功传统的部队里,稚嫩的儿郎们迅速成长起来,蜕变成刚果勇猛的人民战士,并很快踏上了抗美援越的战场。 “作为这场战争的幸存者,我应该将这段历史告诉大家。”张贤柏深知,当年参加过抗美援越的百余位战友大多已是白发苍苍。然而,由于多种历史政治原因,家乡人民对于广丰籍老兵的这段抗美援越往事知之甚少。 “勿忘过去,明天才能走得更好;铭记历史,未来才会更加光明。”让广丰人民了解那段尘封的历史,这是张贤柏和他战友们的共同愿望。“抗美援越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辉史上的重要篇章,它不应该被遗忘!” 拂去历史的尘埃,“那是一段青春热血、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一段关于生命、友谊和战争的回忆,32万中华男儿用鲜血和生命竖起了中越友谊的丰碑。”而来自广丰的名好儿郎,在这场伟大的战争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且循着张贤柏的回忆,去真切感受那段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历史吧! 四面边声连角起 年8月,美国借口“北部湾事件”,全面扩大对越南的侵略战争,陆海空三军齐出动,实施“南打北轰”战略,恨不得一口把越南吞掉。但是,侵略者的胃口绝不是一个越南。敌人已经打到家门口,对我们的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抗美援越”迫在眉睫! 年8月,高炮第65师接到抗美援越的预先命令,为尽快适应越南战场环境,部队开展了高强度的战前练兵。赤日炎炎,战士们在练兵场上摸爬滚打,练战术、练协同,练开得动、练打得准。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驻地群众见此情景,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时任中央军委炮兵司令的吴克华将军视察高炮第65师战前练兵时,听到张贤柏来自江西广丰,他竟拉着张的手亲切地嘱咐道:“广丰是革命老区,你们是老区人民的后代,一定要练好本领,到时候狠狠地打击侵略者,为老区人民争光。”吴将军的这番话,深深刻在了张贤柏等百余名广丰籍战士的脑海里,并化成了战场上的动力。 年10月6日晚上,中国军人穿上了越南军服,秘密跨出国门,踏上了援越抗美的真实战场——越南安沛省,这里是美军飞机活动最猖狂的地方。因此,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打击美军飞机,掩护越南西北战略要地安沛和安老铁路运输,维护沿线军事设施对空安全。 旌旗十万斩阎罗 由于遭受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断垣残壁、瓦砾成堆,安沛省会安沛市,俨然变成了一片废墟、一座空城。虽然安老铁路设施屡遭破坏,但仍能畅通运输,援越工程部队还顶着美军飞机的轰炸袭击,昼夜进行抢修。因此,安沛市成了敌军的一块心病,美军试图彻底摧毁它。 “凭借空中优势,美军在越南北方横行霸道,气焰十分嚣张,不分昼夜全天候出动,狂轰滥炸、火力侦察、电子干扰、闪光照相,十八般武艺齐上阵,真可谓不择手段。”即使如今想起来,张贤柏仍然记忆犹新。 敌主战机型F雷公式、F4C鬼怪式、F巫毒式……纷纷登台亮相,个个身手不凡,美军的战机、炮弹、机枪等各种武器都是当时世界上 的。相比之下,我方的武器装备十分落后,基本都是40年代的产品。因此,在武器上,敌强我弱的态势是很明显的。 然而,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在于人,并非武器。通过集思广益和广泛摸索,我军创造出了符合越南作战环境的“集火近战”策略,跟敌人斗智斗勇。“集火”就是捏紧火力拳头,集中至少一个营的火力打到一架敌机上,形成致密弹幕罩住敌机;“近战”则是把敌机引到火炮 的射击范围内,并迅速猛烈开火,打得敌机分崩离析。 事实证明,这种战术非常有效。 年11月2日,敌军两架F战机攻击我军安老铁路沿线保河车站,我军团两个营坚决贯彻“集火近战”战术,在敌机俯冲直线阶段距离至米时突然开火,仅用发37炮弹和发高机弹,便将其中一架敌机打得“空中开花”,另外一架受到重创仓皇而逃。 12月3日下午5:00,一架美F超音速侦察机,超低空快速从山峰直插我方阵地,时任团高机连一班班长的张贤柏当机立断,指挥本班打了枪弹多发,敌机冒烟而逃。 三天后,32架美F雷公式飞机又对我军的高炮阵地进行轮番轰炸,并与我军短兵相接。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我军以较小的代价击落了7架敌机。 …… 经过数月的较量,屡受教训的敌军,采取了突然袭击的战术,战况一度陷入被动局面。敌变我也变,为了更隐蔽、更有力地打击敌人,师指挥所从各部队中抽调人员实施机动作战、半路拦截敌机的打法,出其不意地挫其锐气,将局面扭转过来。 纵观抗美援越对空作战,高炮第65师巧用“集火近战”战术,在次大小战役中,共击落击伤敌机架,其卓著战功得到了越方和中央军委及昆明军区的表彰。 三军过后尽开颜 张贤柏所在的团一连、二连高级连组机动小分队,隐蔽在越南东宫地区。东宫位于越南安沛省西北75公里处,北邻大象山脉,南靠红河,为越南西北交通枢纽,是援越物资的中转站。 年4月8日,天气晴朗,能见度很好。下午两点半,部队进入了一等战备。当一连、二连的85次炮声响起时,便看到敌机一架接着一架俯冲下来,向阵地上连续不断投弹,六管20炮弹也像冰雹一样扫射下来,阵地上空瞬间热浪滚滚、硝烟弥漫。 面对火力猛烈的敌机,三个连的战士门勇敢机智、沉着迎战,避其锋芒、集火近战。经过激烈的战斗,打落敌机两架,重挫一架,还有五架仓惶逃走。从此,“不怕牺牲,与敌人战斗到底”的口号响彻整个东宫。 东宫战役中,共有30多名广丰籍战士直接参战。 广丰籍战士余厚发,在敌机的百舌鸟导弹攻击到雷达并造成五位战友当场牺牲时,他身负重伤仍然坚持战斗,充分体现了一名人民战士的英勇无畏精神。 八个月的抗美援越战争经历,广丰籍的百余名战士有的在战斗连队,有的从事后勤保障,有的搞通讯侦察,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特殊作用。他们没有忘记吴克华将军的殷切期望,为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应有贡献,为革命老区争了光,为广丰人民增添了荣誉。 回国后,张贤柏、余德富两位同志还代表连队赴北京,接受伟大 毛主席的亲自接见! (编辑余国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