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提倡:扶贫路上,绝不让一人掉队。”面对记者的采访,霞峰镇党委书记李积林如是说。

  自去年以来,该镇全体干部把“精准”扶贫工作看作重中之重,干部们走村入户,调查摸底,把精准识别后的贫困户存入数据库。然后,以“爱心”扶贫协会为平台,运用各种扶贫方式,发挥“造血”功能,有的放矢对扶贫对象进行大力扶助,且取得显著的成效。

  目前,已有多户贫困对象得到了扶助,全镇的扶贫工作成效与做法得到了市、区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肯定。去年年底,在全市大数据系统建设督查中,该镇的精准扶贫大数据信息系统建设质量位于全区第一名,得到了督查组成员的一致好评;在全区年终综合考评中,该镇“精准”扶贫工作得到了考评人员良好的点评,并获得全区前三的好成绩。

  “爱心”扶贫脱困境

  “单靠干部扶贫,力量还不够,我们要大力动员社会力量扶贫”。这是全镇“精准”扶贫会上镇长祝让忠对全镇镇、村干部所说的话。为抓好扶贫工作,该镇及时成立了全市首家“爱心”扶贫协会,许多本地企业家、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以及其他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协会,扩大帮扶队伍规模,增强帮扶力量。

  目前,协会共有会员人,会员爱心捐款达50多万元,捐款筹集的帮扶资金主要用于对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帮扶和镇重点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改造。

  今年年初以来,“爱心”扶贫协会加大了对贫困户的扶贫力度。除了为50户因病、残致贫的特困户及孤儿寡老捐款献爱心之外,还对一些迫切要求脱贫的贫困户,在物质上、生产技能上给予他们大力的帮助。

  石山村贫困户周忠祥,妻子患重病,家庭生活相当困难。扶贫协会知晓他曾从事过养殖业,便花元为他买了只鹅苗,让他走养鹅致富之路,如今,鹅苗长势喜人,年底白鹅出售后,将会为他带来2万多元的收入;坑东村贫困户李荣华,左手残疾,曾放过牛。

  协会为他买了一头健壮的母水牛,他每天精心饲养、小心放牧。下半年,母水牛替邻居耕田、生育牛仔,将会为他家庭增加一笔不菲的收入;下坊社区贫困户刘久林、三里村贫困户余绍猫,都曾养过羊,协会分别为他们买了10多只山羊,让他们在山上放牧,至年底,这些成长后的山羊,将会为他们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据统计,扶贫协会筹集“爱心”基金20多万元,用于类似周忠祥、李荣华这样的贫困户20多户从事种、养业,并聘请多名农技专家为他们进行种、养技术的跟踪服务;同时,出资6.1万元、1.7万元,分别用于重点贫困村赤塘村江家水塘水利维修,石山村瓦窑至周温水泥路面硬化。

  真心扶贫暖万家

  “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我们的真心付出,不但会加快扶贫工作进程,而且还会像一股股春风一样,吹送到千家万户,赢得群众的一致好评。”这是该镇党委书记李积林对记者所说的一席话。

  事实也如此,该镇干部为了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如今,全镇的贫困户哪家是因残致贫的,哪家是有子女上学困难的,哪家是有劳动力可以找路子帮扶的,这些问题对霞峰镇的干部来说,是一本烂熟于心的账。平日闲暇时,干部进村入户串串门,时时更新下心里这账本的每一笔进展状况。

  “没有镇里和村里的帮助,我自己一双手真的没有办法去养活孩子。”石头村的周义良这样说的时候,身边站着上五年级的小儿子和痴傻看着自己的二女儿。周义良自身带有残疾,三个孩子里二女儿生来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家里还有个80岁的老母亲。

  镇村干部在为他和二女儿办好低保后,将他列入重点帮扶对象,整合信息,由镇长祝让忠与其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负责其大女儿、小儿子就学期间的学杂费开支,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像周义良一样受到扶助的贫困户还有很多。镇里分管“精准”扶贫工作的副镇长徐慧丽很细心,她与同事们一道,及时建立了全镇“精准”扶贫数据库,做到不让一个贫困对象“漏网”。从数据库里,可以反映出贫困对象的不同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镇、村干部对他们进行“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等各种形式的扶助,让扶贫的“及时雨”落到每个贫困户的心田里。

  为了扶助贫困户的孩子上学,该镇整合贫困学生信息,建立贫困学生信息库,已有70名贫困生信息纳入其中。同时,该镇向团区委、区志愿者协会等相关部门、社团组织公布学生求助信息。如今,镇、村干部与社会各界人士已向这70名贫困生伸出了温暖之手,与他们结成助学帮扶对子。

  其中,有20余名贫困中学生,由镇扶贫工作站向县教育部门申请了贫困生临时生活困难补助;镇扶贫工作站联系区义工联、团区委等多方力量,为贫困生送“爱心”,捐赠书包、文具、衣服、棉被、球拍、电饭煲等学习、生活用品。

  为了让贫困户更好地就医,该镇实现了“一卡通”医疗服务。该镇除了每月不定期为贫困户开展多次义诊活动,还特制了张精准扶贫“一卡通”送到当地贫困户手中,贫困户凭该卡在霞峰镇辖区内可享受医疗费用减免、教育费用减免、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助学贷款、百福惠农贷等多方面扶贫优惠政策。

  为了让让贫困村、贫困户尽早脱贫,该镇因村因户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一村一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实行扶贫对象“双向全覆盖”,真正促进产业扶贫,推动扶贫工作由“输血式”、“粗放型“向“造血式”、“精准型”转变。为此,该镇大力引进外商,在本地创办种、养基地,以“基地+农户”带动当地贫困户从事种、养业。

  如今,已引进江西浩扬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广丰区宏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多家农业企业。其中,投资万元的江西浩扬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已开始进行“水库养鱼、花卉苗木繁育、果树种植、禽畜养殖”为一体的立体式开发。

  公司基地创办时,把当地多户农户的荒坡地征用,并补足了他们的征地费。同时,通过镇、村两级的精准识别,把多农户中的贫困户优先招进基地内从事修建道路、开拓荒山、果树种植、苗木培植、禽畜养殖等多种活儿,每天收入达元。如今,这些农户,逢人便说:基地办在当地就是好,不但荒废多年的坡地有了补偿,在家门口也能找到赚钱的活儿。

  不管是产业扶贫还是就业扶贫,霞峰镇干部都坚定一个信念:扶贫路上,绝不让一人掉队。公堂村的“瓷娃娃”刘久富,今年33岁,患有先天性脆骨病,属于重度一级残疾,与81岁的老父亲相依为命。

  如今,刘久富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已开起了自己的电商网店,并靠着每月多元的网店收入养活自己和他的父亲。他在该镇干部及社会各界人士一双双目光的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