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煌,男,年生,上饶市广丰区排山镇排山村人,学生出身,曾在排山模范小学、鄱阳饶州中学、上海大厦大学读书。从上海回广丰后,办过《广丰民报》和担任过杉江中学教务主任,年去赣东北苏区参加革命,同年由邵式平、周建屏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十军的秘书、营长和闽北分区党委委员、广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等职。年10月15日被以“改组派”罪名错杀在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的大安村。 周元煌在入伍前曾积极投入过反帝反封建的学生运动。参加革命后,斗争坚决,作战勇敢,在闽北、景德镇、广丰等地作战多次,在地方工作方面,他发动和依靠贫苦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把农民运动搞得轰轰烈烈。总之,他在民主革命中作出了贡献,他的功绩彪炳史册,永不磨灭。 年,由于王明左倾错误,从赣东北到闽北,都出现了严重的肃反扩大化,严刑拷打,利诱威逼,以“改组派”罪名捕杀了不少群众领袖和重要干部,最先被误杀的有红十军政治部主任吴先民同志。被逼供出的有闽北苏维埃秘书长徐常、党校校长熊旗、独立师政委董思远等同志,徐、熊等人又被逼供出了广丰苏维埃政府主席周元煌和崇安、建阳等县苏维埃主席,他们共同被当作“改组派”遭到屠杀(见崇安县委年11月15日以总字号向地委、省委的报告),周元煌就这样负屈衔冤而死。 据崇安县(现武夷山市)档案资料证实,所谓的误杀“改组派”、“AB团”事件,解放以后,经过社会镇反、内部肃反和清查敌伪档案等多次反复查证,均未发现当时在闽北革命队伍中有此反革命组织。为纠正这一错误结论,崇安县委、县人委于年召开了老区代表大会,会前邀请了在崇安坚持过革命斗争的饶守坤、林敏、王忠华、陈贵芳等老同志座谈,初步提出了包括周元煌在内的被错杀的县处以上干部名单。会上,又邀请了当时在崇安坚持革命斗争的多位老同志共同研究和甄别,经过反复探讨和回忆申核,证实了包括周元煌在内的35名县级以上的革命老同志确实属于错杀。会议决定对上述同志予以平反,追认为烈士(见崇安县民政局材料)。 为了慎重起见,除了对周元煌的“改组派”问题进行查实并予以澄清,对于我县建国后有关文件、资料记载他“私通伪师长叔父和放走反共头子柯世禄”的问题,县政府组织调查组进行了查证,结果显示:周元煌的叔父周妄自樽,没有当过国民党军官,周所在地的排山村未发现有当过伪师长的人,红军攻打江山廿八都时,驻守江山县的敌军只有一个团,团长是陈芝范,而不是周的什么叔父(见江山县年第七期党史资料)。至于柯世禄,他被红军俘获后关押在铜钹山王家山县政府的仓内,是因看守人员麻痹失守,致使柯越狱逃脱。这个情况除了有老革命同志证明外,还从年我县杉江中学校刊的《书柯世禄》一文中找到印证,由此得出结论,加在周元煌头上的“私通伪师长叔父和放走反共头子柯世禄”的罪名应予完全否定。 根据上述调查结论,中共广丰县委于年元月13日召开常委会议,本着“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精神确认周元煌同志不是“改组派”,而是被错杀的革命领导干部,正式作出为周元煌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决定,还恢复了他的党籍,并建议县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在县革命烈士陵园内为周元煌立碑纪念。广丰县人民政府于年7月10日向江西省人民政府报送了为周元煌追认革命烈士的专题报告。省人民政府民政厅于年8月2日批复承认了周元煌为革命烈士,接着,广丰县人民政府在革命烈士陵园为周元煌烈士建筑了崭新的坟茔,彻底恢复了周元煌同志的名誉。 革命烈士周元煌同志永垂不朽! 附: 江西省民政厅批复 广丰县民政局: 你县政府7月10日报来要求追认周元煌同志为革命烈士的报告收悉。周元煌同志已于年经福建省崇安县批准为革命烈士,请你们办理补登手续便可。现将有关周元煌同志材料退回。 江西省民政厅优抚处(公章) 年8月2日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