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今年2月,是蒋润观诞辰周年。蒋润观,江西省广丰县人。年3月,赴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同年6月,在瓦窑堡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抗大总校学员、干部干事、四队副政指、二大队特派员、华中大队干部副政指、新四军抗大总分校政治部保卫干事、大队特派员、新四军三师十旅政治部组织股长、二支队五团政委、抗大五分校政治部组织科长、新四军三师特务团政治处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肇州县委副书记、东北西满独立三师一团政委、东北七纵二十一师政治部副主任、第四野战军四十四军一三二师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四十四军一三一师政委兼广东省东莞县委书记、志愿军五十四军一三0师师长兼政委、军政治部主任,年,赴苏联伏罗希洛夫军事学院学习,回国后任高等军事学院战史教授会主任、战略教研室副主任、主任、总政治部保卫部部长、福建省军区政委、军事学院副教育长、训练部副部长、顾问等职。年8月,离职休养。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年,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年,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投身革命

年2月,蒋润观出生于江西省广丰县毛村镇一个农民家庭。在学生时代,蒋润观受进步老师的影响,与同学一起自发组织读书会,阅读革命书籍,寻求真理,积极向往革命。

三十年代初,革命风暴席卷了赣东北。蒋润观在方志敏、邵式平、翁志超、周元煌、王庆福、叶厥谦等革命先驱的影响下,初识马克思主义,对革命充满向往。年1月,他果断离开家乡,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入抗大总校学习,从此走上了革命征途,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人民军队的建设事业。

戎马倥偬

革命战争年代,蒋润观在极其残酷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环境里,经受了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他先后参加了苏北塘沟、左庄、淮阴及东北通辽、四平等战斗和法库、新立屯、彰武、沈北、锦州、辽西等会战,以及天津、广东从化和解放文州及万山群岛等战斗。

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到处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不久,蒋润观所在的新四军三师特务团接到上级的紧急电报,命令特务团去攻打淮阴(清江)的日伪军。淮阴是连接苏北与淮南、贯通南北运河的咽喉,是抗战期间日伪长期盘踞的重要城市。日军投降后已全部撤回南京,但伪军第二十八师在师长潘干臣的带领下,仍然不肯向人民投降。淮阴城易守难攻,四个城门均为瓮城门,城墙高达七八米,上面设有可供隐蔽射击的城垛,环城墙每隔数百米设一炮楼,城墙外有护城河,河宽约四十米,水深二三米,护城河与城门之间设有木桥,被敌人用机枪严密封锁。守城伪军有土匪、汉奸、国民党投日的部队,都是一些凶顽之敌。

这次战斗由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洪学智指挥,特务团负责南门突破进攻。团领导原先确定三营七连为突击连,后经八连干部再三请求,改为七、八二连均为突击连。团、营领导再三强调:“这是日本投降后的第一仗,是我团第一次配合淮海区部队打仗,是团成立后的第一次攻坚战,一定要打好。早日打下淮阴城,解救城内的老百姓。”特务团政治处主任蒋润观亲自给班以上干部和突击班(七连五班)全体战士作战前动员,并为突击班敬酒壮行。干部战士情绪非常高涨,决心打好这一仗,每个人都作好了英勇献身的准备,把自己家庭的详细通讯地址留下来交给连队,党员也交了最后一次党费。

9月6日下午3时,部队发起对淮阴城的总攻。在轻重机枪及迫击炮的火力掩护下,突击连飞快地通过护城河城门,抵达城墙下,火速将梯子架在城上。经过战士们的殊死战斗,红旗胜利插上了淮阴城南门上。

在锦州会战中,蒋润观担任东北野战军七纵二十一师六十一团团政委,该团在会战中担任主攻团,又因该团团长在这次战前勘察地形中负了伤,蒋润观在这次战斗中所起的作用就更为突出,为突破锦州立下了汗马功劳。

该团组建于年11月7日,经过多次战斗的磨练,赴锦州之前又进行过几个月的整训,部队的作战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团政委蒋润观又非常注重战前的政治宣传动员,在多种场合,利用多种形式讲述攻克锦州的特殊意义,号召全团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开展杀敌立功活动,部队士气空前提高,政治上的热情促进了部队技术战术的训练,尤其是担任攻城突击任务的三营练得更为起劲。期间,该团还组织接敌、登城、突破的模拟演练,并赶制了不少登城大梯,自造了大量烟幕弹和准备了爆破用的炸药。各分队召开了各种会议,进行了战斗编组,组织了各种协同,确保突击、支援、保障不脱节,做到突击分队到那里,支援、保障分队就跟到那里。全团上下,从物质和精神上做好了打硬仗、恶仗的准备。年10月12日,蒋润观等师团干部陪同七纵的邓华司令员和吴富善政委到女儿河附近勘察地形,研究敌情,进行具体的作战部署。蒋润观所在的六十一团的团长毛和发同志就在这次勘察地形中负了伤。

10月l2日夜开始,根据战前的部署蒋润观团即抽出两个营,在敌人的炮火下进行轮番的近迫作业达17个小时,修成了竖三道横七道,全长约米,宽、深各约1.5米,并有大量猫儿洞的交通壕沟,使冲击出发阵地直逼敌城墙下,这就为隐蔽接敌、减少伤亡创造了条件。13日夜,蒋润观又命第3营派人查清运动道路情况,该营七连于当晚即派出小分队,秘密逼近敌人,认真细致探明了小凌河的水深、流速、河床特点和对运动的影响,不仅打消了干部、战士的思想顾虑,而且选择了较适合运动的渡河地段。

在这次会战中,蒋润观团的突破任务就是突入城内,攻占突破口附近的向阳小学(在中央大街南口以西),除掉直接威胁突破口安全的敌火力,保证兄弟部队顺利突入,为此,蒋润观团以各种形式组织观察、抵近侦察,和通过询问难民、敌逃兵及审讯俘虏等手段,较好掌握了突破地段上敌工事、前沿及纵深的兵力火力部署等情况,使我们的战斗行动有了基本的依据。

10月l4日,总攻锦州开始。蒋润观团作为师的第一梯队,于13日夜半时分即进入两河之间的交通壕沟。团的指挥所也设在这里,以便直接组织和掌握突破的实施。当夜幕渐渐消去,黎明到来的时候,新城西南部应裸露的城墙及敌人的工事己清晰可见了,当面及向阳小学处都是敌一八四师的防区。10时正,总攻的时刻来到。顷刻间,北面、南面、东面,锦州几个方向上,几百门大炮同时发出的隆隆炮声响成一片。在城南七纵的作战地带,随着纵队发出的攻击信号,配置在六十一团战壕内的野炮(炮纵及纵队配属)和师的山炮同时发出恕吼,呼啸的炮弹直向着突破地段上的预定目标飞去。约有十几分钟,六十一团正面已有四个敌堡被击中,土城墙被炮火炸开了缺口。与此同时,六十一团尖刀连的一名战士三次涉过小凌河施放烟幕,以掩护突击分队的行动。这时,只有旧城方向射来稀疏的机枪子弹、追击炮弹和敌机的低空扫射,六十一团正面之敌的火力已经停止射击,敌人被神炮打晕了。这是一个极好的攻击时机,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有利于我冲击分队行动的良机。

第一线上的六十一团尖刀红七连的勇士们,个个摩拳擦掌,急不可待。他们在副连长钱安良率领下,立即利用炮火和烟幕的掩护向前冲锋。冒着敌机的扫射,他们跃出战壕,涉过五六十米宽,一米多深的凌河,向自己经打开的城墙缺口扑去。10时25分,尖刀连的红旗插上了突破口,飘扬在锦州城的南城墙上。随后,突击营全部冲进了突破口,六十一团的领导也随主攻营进入突破口。从发起冲击到占领突破口,突击营伤亡约十来人,仅用了七分钟。

守敌在混乱中大部被歼,零散的余敌慌乱地逃向小凌街。七连占领向阳小学后即兵分两路,一路由副连长带二排向西北方向打,一路由连长带一、三排插向正北,随后跟进的突击营的其余两个连即向小凌街扑去,直捣敌兵团指挥所。这时,突破口已经扩大、巩固,大部队陆续突入城内,迅速向着纵深发展。

在城南七、九两纵并肩实施突破的同时,北面二、三纵作为攻锦的重点主攻部队也很快突破成功,打进城内。东面八纵也消灭、牵制了大量锦敌。战斗持续到15日下午,新旧两城守敌全部被歼,锦州攻坚战全面奏捷。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蒋润观担任志愿军五十四军一三0师师长兼政委,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年10月,刚刚完成整编的第五十四军即奉中央军委命令,准备入朝作战。蒋润观所在的第一三0师经过两个月的抗美援朝动员教育和出征准备,于年1月21日,由广东惠阳北上,2月上旬,蒋润观率一三0师进驻朝鲜铁山半岛,担负抗敌登陆作战任务。7月13日,战役开始,蒋润观率一三0师配属第六十八军向梨实洞、北亭岭之敌发起攻击,当日第一三0师即攻占.4高地及阵地。尔后,各部即转入防御作战。朝鲜停战以后,该师担负三八线前哨阵地的守卫任务。为防止美军和李承晚伪军撕毁停战协定重新挑起战争,部队投入了紧张的战备施工。经几个月的艰苦奋战,构筑了大量的坑道、火力点、掩蔽部、堑壕、交通壕、反坦克壕及各种掩体、火炮与坦克阵地、防空洞等,还重修了若干公里的军事公路,使阵地更加巩固,为长期坚守、粉碎敌人的进攻创造了条件。同时,修建了大量的简易营房,改善了部队的生活条件,为战备训练奠定了基础。年4月中旬,奉志愿军总部命令,将金城池地区防务移交朝鲜人民军,部队移防至元山北玉坪里、文川、龙潭里、高原、永兴地区,担负守卫东海岸的任务。

潜心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蒋润观长期从事军队教育事业和国防建设事业。在院校工作期间,他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时刻以党的事业、军队的建设为己任,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他刻苦钻研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潜心研究学术难题,勇于创新,卓有成效地进行和指导教学,在毛泽东军事思想和军事战略学的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教学实践中,他坚定不移地宣传、贯彻毛泽东军事思想,一贯坚持以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人民军队建设理论、人民战争战略战术为基本教学内容,主持了军委、总部印发全军高级干部参考的《学习毛主席两本军事著作辅导材料》的编写工作。他积极致力于教材编写和教研队伍的建设,亲自编写、审定教材和讲义,深入教学第一线,蹲点施教,并在紧张的教学间隙,著书立说,整理出了六、七十万字的材料,并以此给学员讲授毛泽东思想,为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军事思想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为我军培养大批中高级指挥人才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80年代初,他积极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的编写工作,并担任《战略战争》分册主编。甚至在已发现自己中风的情况下,仍不顾亲友和医务人员的劝阻,执意坚持参加工作会议,以致当天夜里脑血栓病发作。在病重期间,他仍关心国防建设,坚持研究军事学术,积极编书。

将军本色

新中国成立后,不管在哪个岗位上,蒋润观始终牢记着毛泽东同志关于我党我军进城后,必须继续保持艰苦奋斗,谦虚谨慎,廉洁自律,克已奉公,保持共产党人应有的本色的指示精神,从不以权谋私、随心所欲,而是严格规范子女家属的行为,决不允许他们有任何违反纪律损公肥私谋求个人利益的事情发生。年,蒋润观晋升为少将后,按照将军待遇,组织上为他修好了房子,配备了家俱,但是他拒绝搬迁,仍旧住原来的单元房,并说:“我们现在已经住得很好了,还是让住房困难家庭居住吧。”三年困难时期,由于粮食布匹紧张,组织上为照顾将军们,特地发给他们斤粮票,两丈布票,他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所得的粮布票分送给了其他同志。年春节,他儿女与其战友家人一起乘坐小面包车去东陵游玩。蒋润观知道后,非常生气,狠狠训了儿子一顿,并立即让孩子给车队送去了汽油费才算了事。由于他的廉洁自律,两袖清风,儿女们升学、工作等一切都从不特殊。文化大革命时期,他的子女虽然都是高中毕业生,但没有一个走后门上大学的。他儿子插队后,有朋友提出要帮助他把儿子从农村招工回来,他谢绝了,并说,子女们的路要让他们自己走。

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他坚决地同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作斗争。

蒋润观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党为人民忘我工作的一生。病重期间他仍关心党风和社会风气建设,弥留之际,他一再嘱咐家属子女要永远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对自己的后事要从简,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并把骨灰撒在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体现了一个老同志的高风亮节,保持了一个老八路的革命本色,不愧为后人的楷模。年3月5日,这位戎马一生,战功赫赫的老将军,带着无悔的人生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终生的国防事业,留给世人无限的追思和怀念。(广丰区委党史办徐齐武)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长沙哪家好
北京看白癜风要多少钱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