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文字, 在广丰档案馆珍藏着一张历史照片,照片中美国飞行员在广丰一条街道上与当地军民的合影,该照片拍摄于年。 老照片中的故事 据档案馆专家介绍,在浙赣会战前夕即年4月18日,由美国空军将领杜立特率领的美国特别飞行中队16架B25中型轰炸机从由第16特混舰队护航的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了日本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地后,飞至中国浙江的衢州等地机场降落。其中一架飞机由于油料耗尽迫降在广丰境内,美国机组人员得到当地老百姓和政府的帮助。这张照片,就是当时机组人员和广丰当地军民的珍贵合影。 14号机广丰坠毁人员全跳伞 年4月18日20时左右。14号机飞临广丰上空,天上黑云密布,细雨纷纷。人们还未入睡,听见空中嗡嗡的飞机声,盘旋很久,忽近忽远。突然,声音消失,云缝里闪出一道火光,直射地面,大家都明白这架飞机爆炸了。第二天早晨,这件事轰动了整个广丰县城。 结果查明,坠毁的是一架美国飞机,因油尽坠落在壶桥乡一个叫苦坑的地方。在5位机组人员中,副队长约翰·希尔杰最后一个跳伞,降落在离广丰县城很近的下溪乡杨村后山的岗坞尖。约翰·希尔杰落地时被摔得失去了知觉,醒过来时悬在陡坡上,降落伞挂在一棵树上。 雾散去之后,约翰·希尔杰才看清自己是处于两山之间的小溪谷里。村民在稻田里忙忙碌碌,水牛拉着木犁耕地,老农戴着锥形的草帽。他走进村里,看到一位身着黑色长袍、头戴无檐帽、蓄着白胡子的长者。希尔杰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时的情景,他恍惚来到年前的中国。” 村民洪礼臣把他带到杨村洪家祠堂,后护送到观音村。不久之后,约翰·希尔杰被送到广丰县城。 美飞行员们的感谢信 14号机机组另一人降落在下溪乡周村密良坳对面山坡上,飞行员将降落伞四角绑在松树上遮着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来到密良坳村庄,村民报告了乡政府,由乡政府派员护送到县城。另一人降落在吴村乡前村纪家的小水坝上(名为槌头坝),飞行员自己剪开降落伞,来到离小水坝几十米的路亭内。22点,被一位名叫林国元的老师发现,带到纪家祠堂学校睡了一夜。第二天,林国元护送飞行员到吴村乡,由乡政府派员用黄包车陪送县城。 投弹手小詹姆士·麦西亚回忆说“我最终碰到了机械师雅各·埃尔曼。我们穿过农村时,从一人手里传到另一人手里,感觉好像是俘虏一样。”麦西亚和埃尔曼在路边走着,“突然看到码外开过来一辆满载士兵的卡车。士兵跳下车,向我们走过来。我们无法分辨这是否是日本兵,就听见一个年轻的军官喊:‘美国人!我们是朋友!’,他还说我们的一个朋友也在车上,我们一看,原来是约翰·希尔杰。” 5名机组人员在广丰县境不同地方降落,19日下午陆续集中到县城,住宿于西街烟叶公所的楼上。由县长陪同,因语言不通,请来了原广丰杉江中学英语教师俞百岩当翻译。在广丰停留了2天,由政府派员护送到上饶,临行的时候,还与县府的几个人员,在县前街留影纪念。 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对这件事早已淡忘。然而,副队长约翰·希尔杰先生却不能忘怀。年,他特地从美国寄来了一封感谢信,感谢广丰朋友当年的援救和热情招待。 杜立特轰炸机队的飞行员们终身都对帮助过他们的中国老百姓感激不尽。许多中国百姓甚至连名字也没有留下,这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年,《上饶日报》受还健在的轰炸机队的成员和他们的子女委托,发起过寻找到当年曾经帮助过美国飞行员的村民活动,让这个故事更加详细而精彩。 历史意义 杜立特空袭(DoolittleRaid)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的一次行动,也是二战期间美军对日本本土实施的首次空袭,目的就是为了报日本偷袭珍珠港,令美军太平洋舰队毁灭之仇。 年4月18日,美军航空母舰“大黄蜂”号向西游弋至西太平洋海域之后,16架来自陆军航空队的B-25B米切尔中型轰炸机从航母甲板上陆续起飞。16架轰炸机前去轰炸日本境内的军事目标,考虑到中型轰炸机无法在“大黄蜂”号航母上着舰,计划让轰炸机在轰炸结束之后继续向西飞往中国境内降落。 军事专家介绍,杜立特空袭大大提升了美国人民和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士气,并使日本军部当局在民众心目中的威信发生动摇,对当局是否有能力赢得对外战争的质疑之声此起彼伏。遭受打击之后,日本不得不从印度洋调回强大的航母编队,用以防卫本土。突袭也令日本帝国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确信美军太平洋舰队依然具备打击力,“威胁一日不除,帝国一日不得安宁”,遂下定决心,集中力量攻击中途岛。在中途岛战役中,美国海军击沉日本四艘航空母舰,重创日本海军,成为双方海军力量对比的转折点。因此,可以说,这次空袭是一次改变历史进程的事件。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看似遥远的一场战争,居然就在不经意之间与我们每天生活的小城发生了联系。环顾四周,我们所处的时代局势总体上趋于和平,但是并不代表没有纷争和冲突发生。国内外仍有威胁中华民族生存和和平发展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存在。因此,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强军,是守护伟大梦想实现的保障”。我们生在广丰,也应胸怀天下、爱国敬业、忠于职守,为现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