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年12月4日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6人带领全县其他9名小学数学老师从城南汽车站出发途经新余到达宜春,参加华东六省一市第二十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此次研讨活动共计17节。从展示课题看:共五套教材(人教、苏教、沪教、青岛、北师大),涉及四个年级(三年级到六年级)。从教学内容看: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数量关系、问题解决);图形与几何领域(图形的认识,量与测量)。   曹培英老师是这样点评的:   不管天气如何寒冷,我们每天六点多起床吃饭,然后早早赶到会场,希望能够坐到前排的位置,这样就能够离名师们近一点,再近一点。每天8:10开始上课到下午5:30结束(中途只有一个半小时吃午餐的时间),即使行程安排的如此之满,我们也没有一个迟到、早退。吃完晚饭后,我们聚在一起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惑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论,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九点多我们才带着今天的收获回到各自的房间。   以下是我们结合专家点评和听课成员们所思所想的小结,和大家一起分享。  洪飞老师――来自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小学,执教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洪老师大胆创新,由预学导入,变课后延伸为课前延伸,放手让学生跟随预学单汇报自己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疑惑,整堂课以生为主,在答疑解惑中突破重难点;本课着力唤醒学生的经验,通过量一量,捏一捏,搓一搓,藏一藏一系列活动,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实际大小的表象,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数学素养。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张敏老师,执教的是苏教版《体积和容积单位》,是一节注重学生观察、动手操等学习方法加强空间概念的课。本节课从一段视频观察长度单位从小到大变化开始,让学生有个小到大的认知感受。从两个长方体引发冲突,体验统一单位的必要性。直接给出教材规定的3个常用体积单位,重点感知和制作大约1立方厘米的物体,再感受形状不同体积不变,再用手中教具拼4立方厘米,学生给出几种形状。整节课教师多次让学生多观察,实践操作,探讨交流。给我们的感受是:教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比结果更重要!   江西省九江市双峰小学蔡孟秋老师,执教六年级的《圆的认识》,是一节认识曲线图形的种子课。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套圈游戏入手,让学生动手操作,使用尺子、绳子、小棒等学具安排套圈游戏同学的位置,渗透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这一本质特征;接着引导学生通过画半径和直径的活动深入探究特征。整节课蔡老师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手,从具体的活动中去体验、去探究,符合学生认知。在探究活动交流汇报时,如果能在三种方法中有所侧重兴许能腾出一些时间沟通圆与生活的联系。   《植树问题》是山东省德州市北园小学曹宁宁执教的,是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曹老师结合植树的情境,通过量一量、画一画等数学活动探究出植树问题中三种情况下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析并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一一对应、数学建模、类比迁移等数学思想方法,逐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老师通过线形拓展到封闭图形,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思考。练习设计也是层层递进,总结环节很有特色。遗憾的是整节课老师都没有让学生体会到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如果老师把间隔数和一侧让学生理解的透彻一些,模型建立的再丰满一些,一一对应放手让学生去说,这节课就更完美!   来自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的耿晨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耿老师通过创设情境,第一小队的总人数不是11人,而是9人,这是怎么回事?引发冲突,接着借助表格统计名单,找到重叠的人,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体会集合和加法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全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合作意识。美中不足的是在理解集合图五部分含义时放在对列式的辅助上,而且展示的图示法破坏了集合图的完整性。   《神奇的数字和编码》一课是由江西省宜春市第八小学王敏老师执教的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课前认真组织学生到生活中搜集调查有关编码的资料。在课内,从自身的信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接着,引导学生尝试编码,由简入繁,层层推进,逐步扩大范围,充分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自然过渡到体会身份证号码的含义,过程中充分运用观察、比较、猜想、质疑等学习方法让孩子感知编码的特点。教师善于引导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的末尾,引导学生将知识学以致用。整节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收放有度。如果在自主编码环节能再大胆开放一些,课堂也许会显得更加灵动、活跃。   来自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倪青执教沪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广角《放苹果》,倪老师本课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由摸手套游戏环节导入,提出相同颜色的手套有几只,自然的过渡到“至少”,接着进入第二个探究,放手让学生操作,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个手套呢?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规律,建立抽屉原理模型,并初步感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顾兴民老师执教的《认识负数》一课,在课堂上,教师所讲的知识和问题全都来源于学生,注重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学生能懂的知识不讲,课堂教学做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信用卡等将负数的产生与意义做出了透彻地解析。同时配以精确设计的板书,完整地呈现了教学重点内容,同时又突破了“0”的意义教学。进而老师设计了非常有意思的本班孩子的身高、体重的正、负数的练习,既加强了孩子对负数的认识,又教了孩子生活知识。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数的意义的教学!   《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这节课是由江苏省常州市博爱小学杭君老师执教的。这堂课老师注重   上海市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刘晔老师执教了沪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五舍六入》一课。本节课刘老师充分研读教材,挖掘教材背后的隐性知识,意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及严谨的学习态度。课中,刘老师在四舍五入法的基础上,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探究五舍六入法并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对比与分析,这并不是要多学习一种取近似数的方法,而是让学生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黄务小学孙双喜老师,执教四年级的《速度、时间与路程》,开课抓住学生喜欢旅游这一兴趣出发,让学生感受中国铁路发展之快初步感知速度,接着引导学生借助小棒自主发现概括出“速度X时间=路程”的数学模型,随后通过巧妙设计比快慢的情境,建立路程÷时间=速度的模型,深入理解速度概念;练习通过学生灵活运用模型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方法多样性,渗透爱国情怀。值得思考的是出示比快慢情境后,先让学生判断谁快谁慢是否更能突出速度的必要性。   阜阳市刘锜小学钱春莉老师执教的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长方体的认识》一课。这堂课,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大胆调整,对教学方法敢于创新,主要突出图形的点、线、面的结合。重视学生对图形表象的获取过程,让学生充分观察、感受物体。在活动中,教师愿意花大量时间让学生思考、操作、调整、展示及解释思路。退棱的设计不仅突出长、宽、高的特征及作用,也引出了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为今后的教学做好了铺垫。这堂课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是一堂信息量极其丰富的课。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永丰小学陈卫玲老师执教的《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出发,认识长方体后,通过想一想,比一比,理一理,用不同的面围成长方体,从而认识长方体面的特点;接着因势利导引出棱的特点及关系;练习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既巩固了新知,又有适当的留白,给予学生更多创造空间。值得商榷的是长方体的框架的形成不是通过动手搭建起来的,面棱的沟通有点仓促。   《面积》是人教版三下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由浙江省义乌市实验小学集团龚哲荣老师执教,这是一位想法很大胆,做法很执着的老师!这堂课是从学生经验出发,激活学生的多种感官,再加上对面积单位的已有感知为基础,采用整体教学,面积及面积单位为其一,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为另一板块整体,分段教学。通过自学探究,学生初步感知了面积单位的定义,再通过认一认、想一想、找一找等动手操作建立大量的表象,从而建立面积单位的空间大小观念!学的实在,画的精彩,同时呈现,空间观念培养得以真正落实,还学于生,为龚老师点赞!   《搭一搭》是福建省泉州市实验小学王明斌老师执教,所选教材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王老师在《搭一搭》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建立如何搭立体图形的策略和方法的初步认识,从学生建立的思维模型中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试一试,从而产生疑惑,再从交流中产生感官体验。内容虽简单,但其中蕴含许多策略。本课不仅激发了孩子的创造欲望,也将孩子们的空间思维能力提升到一定高度。   有幸聆听了南昌市广南学校正高级特级教师吕英老师执教的《认识负数》,吕老师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展开教学,视频介绍古代的负数,重视文化背景,让学生模拟播报天气预报,感受意义相反,再举实例:楼层、存折……   来自赣州的特级教师刘才军老师同课异构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刘老师先通过子孙三代拍照的脑筋急转弯,提前孕伏集合思想,回顾以前所学过的数与形集合,激活已有认知;接着出示情境,会飞的动物会游的动物既会飞又会游的动物,引发矛盾冲突,通过分类,感知重叠现象,引导学生分一分圈一圈等动手操作活动,形成交集图示,感受韦恩图,明白集合各部分的含义,数形结合,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整节课富有童趣,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与大家一起思考未来已来,我们在哪里?学生已变,我们变了吗?在课堂上,学生真正需要我们干点儿啥?

赞赏

长按







































广东哪些医院白癜风疗效比较好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门诊靠谱吗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