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都蜡烛会 二月二蜡烛会,民间习俗。盛行于广丰五都镇,起于北宋景德年间(---),延续至今已一千余年。 清乾隆年(--)《广丰县志》记载,丰居深山大谷,重农耕,敬土地,信奉社神。全镇三街,一街一庙,名日“福德祠”。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春社季节,都要祭土地生日,家家献以蜡烛一对,金鱼一缸。红烛游鱼,无限生机,数百对烛火,庆贺春回大地,五谷丰登,反映了古代自然崇拜的风俗与思想。 二月二,又是传统中和节,亦称龙抬头,预兆着一年之初,蛰龙苏醒,兴云布雨,大地丰收。同时,各街居民要用面团制作农家昆虫,如蜻蜓、蚱猛、知了、青蛙数十余种,盛于瓷碟盘中,鼓乐游行,象征着百虫闹春,除灾灭害,四季平安。 二月二蜡烛会前后三天,共六大程序 1蜡烛聚观家家敬献蜡烛一对,金鱼一缸。蜡烛大小不等,小仅数寸,大达丈许。各种蜡烛制作精良,有的浇成龙凤图形,有的刻出花鸟模样,有的把金鱼缸嵌入巨烛之中,有的又在蜡烛上写上诗词,数百对蜡烛,同时点燃,红光闪烁,五光十色,金碧辉煌。 2金鱼展示神台上一缸缸玻璃金鱼,剔透玲珑,表示鱼跃龙门,龙降甘霖,丰收在望。 3百虫游街各祠头首,请来工匠,用面团制作各种昆虫,如晴蜓、蚱猛、知了、青蛙等等。置于碟中,一一摆在桌上,色泽斑烂,技巧高超,透明的翅膀,瘦细的长腿,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然后敲锣打鼓,舁行巡游。 4神坛演戏祠内搭台,歌舞升平。 5彩灯华照街头巷尾遍挂花灯。上扎花鸟人物,如推车、跑鸟、打铁、舂米、各装机关,扭动旋转,巧夺天工。 6分饼散春庆典完毕,每家领回鱼缸、烛签,一家一份,分得糖饼一双,保存着古代敬春聚饮的遗风。 二月二蜡烛会一次民间工艺的大展览。包括造型、雕塑、篾扎、绘画、剪纸等多项技艺与展品,风彩灿然,极具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观赏性。 一次群众性的传统节日,一庙谒祭,全街往祀,一地举办,四方聚乐,看蜡烛,观金鱼,赏花灯,听戏曲,男女老幼,跟随百虫游街串巷,簇拥欢腾,乐在其中,它与元宵闹灯,端阳竟渡,中秋尝月,组成了广丰五都民间节日的四大景观。 上饶市广丰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