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广丰政协 - 红军岩精神,引领我们迈向幸福生活 清晨,推开家门,东方的旭日徐徐升起,灿烂的阳光洒满村庄的每一寸肌肤,也温暖了我的身…… 我的家乡在赣东北的铜钹山,那是一块鲜红滚烫的红色热土。 我们村有一个含着阳光的地名一一高阳。 溪水潺潺,山高坡陡,一条红色旅游公路穿村而过。依山傍水的一个小山村,坐落在月老峰下,碧波万顷的“江南天池”九仙湖畔边上。 这个高山之巅的小山村,每一处风景都与红色有关。红军岩、广丰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故事……红色,是高阳最醒目的名片,也是最深厚的底色。 红色,使这个村庄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这里的每个角落都沐浴着党的光辉。 村口那棵老得只剩下半爿的老樟树,层层叠叠的枯皮叙说着世事的沧桑。 曾经有许多英勇的红军战士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战斗过,留下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 昔日那段岁月,汹涌澎湃…… 年12月26日,中共广丰县苏维埃政府在高阳村成立。 年初,赣东北苏区红军主力开赴闽北作战,只留下一个排的兵力驻守高阳,保卫县苏维埃政府和县委机关。农历正月三十日,国民党“江山、广丰、浦城”联防队多人从浦城念坑出发,偷袭高阳。农历二月初一清晨,刚出操的红军战士发现敌人,县委江书记和红军周排长率红军抢占了高阳西南的一个叫七岩的有利地形阻击敌人,掩护群众和县委机关转移。他们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疯狂的进攻,战斗持续了一天,直到弹药打光,被逼退到七岩绝顶。面对不断围攻上来的敌人,后面又是悬崖,他们誓死不屈,与敌人展开肉搏战,终因寡不敌众,21名红军勇士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纵身跳下悬崖,18名战士壮烈牺牲。后人为纪念这里的英勇事迹,称“七岩”为“赤岩”。年广丰县委、县政府将“赤岩”命名为“红军岩”。 岁月虽逝,而“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红军岩精神永存! 这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这片当年21勇士洒下鲜血的红土地,新时代的幸福种子在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已悄然发芽…… 红军的艰苦奋斗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铜钹山人。一届又一届的党委和政府带领勤劳的老区人民奋斗在脱贫致富的大道上,利用有着“千年封禁山,最佳养生地”美誉的铜钹山丰富的山水生态自然风景:天然氧吧九仙湖、登顶可一眼望三省的白花岩,九仙山奇峰怪石的丹霞地貌……结合铜钹山革命老区的红色历史,大力发展旅游业。 风,轻轻地吹,吹着山村的炊烟袅袅升腾。 云,慢慢地飘,飘过大山,飘向远方广阔的天地。 随着国家的乡村振兴号角的吹响,铜钹山乡的明天肯定会越来越美好! 瞧!铜钹山区已呈现出新时代美丽乡村的新风貌一一 曾经山高路远,信息闭塞,产业发展滞后,百姓日子过得紧巴巴,交通不便,仅有一条广丰县城通往山乡的狭窄又曲折的沙石泥土路,晴天一身灰土,雨天泥泞不堪出行难的景象已不见了。 如今,宽阔、干净、平稳的水泥铺就的旅游大道,沿途尽是漂亮楼房林立的秀美山村。在红土地高阳村的苏维埃政府旧址门前,当年的红军操场已扩建成红色文化广场。为了缅怀革命先烈,激励后人,在通往当年21勇士英勇跳崖的山路上,兴建了“红军岩纪念亭”和“红军勇士纪念碑”。年,对交通条件落后,居住环境差的贫困户进行易地集中安置,在村址旁边,政府资助,新建了两排移民、困难户安置房。在月老峰下,九仙湖畔上的鹊桥谷,新建了“爱情小镇”,是全市第一个以婚姻爱情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村,以民俗体验,民宿休闲为特色,打马游街,抛绣球,传统文化表演,经典爱情表演节目,品尝地道土特产、网红美食的景区。 山乡路变宽了,山村更美了,未来发展有希望了。 红军岩精神引领着老区人民一路披荆斩棘,艰苦奋斗,逐步迈向幸福的美好生活!如今的铜钹山镇正走在从脱贫攻坚转战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 每当站在那座红军岩下,抬头望去,那悬崖峭壁间,在那山腰巨石上“红军岩”三个火红的大字,仿佛当年的红军战士,依然保持着昂首挺立的姿态,像一把把火炬,穿越八十多年的历史云烟,仍在传递,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清澈的广丰母亲河一一丰溪,日复一日从大山深处的源头,绕着红土地,沿着前方,奔向远处。青山绿水的铜钹山吸引着天南地北的游客纷至沓来。游人的欢声笑语回荡在山谷的每一个角落。如果十八位英勇牺牲的红军烈士有灵,看见青山翠竹掩映下,红土地上的乡亲们红红火火的新生活,也会欣慰吧! 作者简介 杨光武,江西上饶市广丰区作协会员,浙江温岭市作协会员,有文散见《上饶日报》《上饶晚报》《温岭日报》及“学习强国平台”“微讯广丰”等报刊杂志与网络平台。 广丰政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