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笔直宽阔的4、6车道,也有蜿蜒静谧的林荫小道;有四季更替的鲜花同行,也有一路的乔木左右依偎;有日新月异的都市百态掠过视线,也有沿途淳朴村落唤起乡愁……在“后运输时代”,一条条绵延在丰溪大地的“高颜值”公路,正在实现从交通要道到旅游生态长廊的“华丽变身”。 壶峤镇华家源公路 时光无言,岁月有痕。蓦然回首,改革开放已走过四十个春秋。翻阅广丰交通志上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彷佛走进了时光隧道,照片中定格的历史故事似乎在娓娓倾诉着久远的岁月。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公路基础设施的“全面紧张”,到上世纪90年代的“乡乡通”公路、新世纪初的“村村通”公路,再到新时代的“美丽公路”建设,近百万丰溪儿女亲眼见证着家乡的交通发展之“路”,从“一片荒芜”走向了“繁花似锦”。沪昆、京福高铁穿境而过,沪昆高速、G、G等国、省道遍布全区,苏五公路拓宽改造、芦林大桥拓宽改造、城南公交枢纽站等项目已全面完工,年底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66公里,其中县道.88公里,乡村道.78公里,桥梁座,实现25户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一组组令人骄傲的数字,一条条公路勾勒的城市脉络,追赶的是时代速度,展现的是广丰精神。 农村公路黄家淤 四十载时光悠悠,征路迢迢。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丰历届党委、政府及交通人敢为人先,敢想敢干,90年代初第一个主动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修起了上广公路,让广丰到上饶由过去的近1小时变为30分钟左右,十八大以后,勇于拼搏的广丰交通人又修起了上广快速通道吴楚大道,实现了到高铁站只需十多分钟,真正融入中心城区。如今,广丰交通人又踏上新时代的步伐,正朝着争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不断迈进。 农村公路华家源 公路是一幅深深铭刻着时代印记的画。从灰色、白色、黑色到彩色,色彩由单调而变得斑斓,这是公路在以自己的方式诉说着家乡“春天的故事”。 美丽公路样本撑起“颜值担当” 在广丰,公路不只是孤立的存在,它的美与山水相依,与文化相融,与城乡相和。衬托着美丽风景,更承载着历史深处走来的文化记忆。 华家源农村公路 广丰于唐武德七年始有驿道,在漫长的岁月里,除水道外,陆路只有驿道,山径,板桥,运输靠的是背驮,肩挑,杠抬和手推车。民国期间,虽建筑了衢江广公路、广浦公路、广饶公路和广玉常公路,但由于屡遭战乱,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境内只有17公里可以通车。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一个时代,也吹进了老一辈交通人的心里。彼时正值芳华的广丰交通人开始用自己的双手努力去抚平每一寸路面,使公路建设从普及阶段渐渐转入了提高阶段。上个世纪90年代,广丰按照国家二级公路标准又继续拓宽改造了上广、广玉、广浦三大主要出口干线和毛大线、五四线、广丰至管村等多条公路,到年,境内公路总里程已达到.29公里,交通拥堵、运输不畅的局面得到缓解,广丰也就成为了闽浙赣三省毗邻地区的商品集散中心之一。但当时境内大多数乡镇仍是砂石路和土路,出行的百姓留下了一路的愁声、苦声、叹气声。 时间,往往能见证奇迹。翻开广丰公路的历史,有两张照片最为醒目。一张是低矮的土坯房,零星地散落在光秃秃的黄土坡底,随处可见的杂草东倒西歪,一条被人不断踩踏而成的村道狭窄而泥泞;另一张粉墙黛瓦、错落有致的民居沿着一条纤尘不染的沥青公路向山腰延伸,村道弯弯,缠绕在枫杨树、山茶花的气息中,绕过了池塘边,钻进了竹林里,清新舒适的画面恍如人间仙境。 壶桥镇农村公路养护公示 这条位于广丰区壶桥镇东阳村境内全长只有2.6公里的公路,就是华家源农村公路示范路的前世今生。“原来村里头这边河,那边山的,只有一条独路,小偷进来都出不去。”68岁的朱凤枝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村道感慨颇多,“路很窄,还坑坑洼洼的,三轮车都进不来,村外人只要坐车到了我们村口,听说这是到了华家源就会说下车下车,华家源里面很脏的,不去。”言辞间有些许无奈但更多的是喜悦。作为土生土长的华家源村民,朱凤枝是村里美丽村嫂队伍的队长,组织了一支十几名村嫂的志愿者服务队,每天随叫随到地清扫、看管路面卫生,用自己的热情和付出爱护着自家门前这条引以为傲的”网红”公路。 后溪农村公路 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华家源不仅完成了自身的华丽蜕变,以广丰区美丽乡村公路示范路的优雅姿态,赢得了上饶“最美农村路”之一的美誉,还承载着整个华家源村庄腾飞的美好梦想,“华家源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能发展到如今远近闻名,还被评为3A级景区,这条公路功不可没。”华家源村干部朱国发说,“美丽乡村公路的建设,吸引了大批的游客,不仅让村庄发展得越来越好了,还有望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鲜活样本。” 美丽农村路上奔驰的汽车 新时代的“美丽公路”是个既有“颜值担当”又有“内涵品质”的存在。广丰交通人绞尽脑汁地将公路建设与当地自然景观、人文特色等融为一体,通过各种奇思妙想,实现“美丽公路”的再升级。在华家源,伫立在路边的朱子雕像、每家每户墙面上挂着的朱子家训宣传牌、静雅的夏布博物馆夏布堂、墙面上精美的巨幅壁画、情侣樟树、东塘汉塘还有那路旁地窖里发出的手工织布声,一路的景观都在轻轻诉说着古老的“夏布文化”“朱子文化”和“水韵文化”,显得古朴且宁静,让人不由得慢下脚步。 不独是华家源,令人心生爱意的路,在广丰越来越多。清水塘至东门、东阳至毛村……一路一故事,一个节点一段传说,广丰正在以“美丽公路”之名开启一场场文化之旅。 特色产业渐显释放“美丽效应” 如果说“四好农村路”的创建是新时代下广丰实现自身蜕变、满足家乡百姓美好生活需求的“法宝”,那么由“美丽公路+”所书写的造富神话,正在全区各地悄然上演。 农村公路后溪扶贫路 “自从修了路,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乡亲们感觉村里好像重新活过来了,有了希望,多了生机,现在有很多的打工的村民都回乡办民宿呢”华家源一家美名曰醉蓬莱的民宿老板说起家乡的变化难掩激动的心情,她的民宿就在荷塘边,挨着柚子林,是将自己多平米的房子改造而成的,一楼则是农家乐,“夏季赏荷的人最多,我这儿最靠近荷塘,来的人也多,有时候一天就接待了多人吃饭,坐了满满的十几桌。”自从华家源成了全市知名的“网红村”、“样板村”,月接待游客4至5万人次,旅游旺季人数更是达13万人之多,年村里人均年收入达元。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但修一条普通的路和修一条美丽公路,不论是在成本投入上还是在后期管养上,后者都远超过前者,那为什么还要修?“没有‘四好农村路’,就没有现在的一切”,华家源文化墙上这句无声的标语,已经给出了教科书级的答案。 浪漫典雅的情人谷、风景秀丽的神仙谷、丰溪山水田园综合体、枧底万亩花海、铜钹山国家森林公园、横山上孚梅溪生态农业观光园……如今,广丰区全域旅游已是遍地开花。广丰交通人紧随新时代的潮流,一方面以秀美乡村示范项目为依托,高标准打造了多个休闲农业示范带道路工程。另一方面,以城乡一体化的客运体系为依托,精心培育着农村物流市场。山门打开,双向流通。广丰交通人用心经营每一条致富“跑道”,让资金流、信息流竞相涌向村头,使客运、物流齐头并进。 又值一年柚子成熟之际,丰收时节的广丰区铜钹山镇,四处清香氤氲,柚农们在道路两旁摆满了黄澄澄的马家柚,剖开后的马家柚,红润饱满的柚囊鲜嫩多汁,令人垂涎欲滴。每年的这个时候,军潭电商服务站内的干部们定会忙得不亦乐乎,大厅堆满了柚农和贫困户送来的马家柚,邮乐网平台上来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甚至新疆、西藏、甘肃等边远省份的订单纷至沓来。凭借良好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完善的农村物流体系,大丰收的铜钹山镇借柚兴旅,柚旅融合,巧借电商牵线搭桥,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相得益彰的新路平台。 东阳乡至毛村镇公路 近年来,广丰区按照“多站合一、资源共享”的模式,整合交通、供销、邮政、商贸、电商、快递等各物流资源,已建成了农村交通服务站23个,村级物流配送点个,畅通了农村物流通道,降低了物流成本。此外,还着重培育和发展了广丰电商生态产业园、农村物流示范园,初步构建了覆盖区、乡、村三级的阿里巴巴、淘宝、邮乐购、京东等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并把党员群众活动中心作为电商主阵地,无偿提供业务场所、技术培训,新建了个村级电商服务站,通过线下三级渠道站点与线上电商服务平台,打通了商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通道,带动了人创业就业,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东阳龙溪村公路 “美丽公路+旅游”“美丽公路+产业”“美丽公路+电商”……在广丰,随处可见的“美丽公路”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公路也早已超越了其原始功用,它不仅是连接起点和终点的普通道路,更是串起生态旅游、乡村致富、经济转型的“珍珠链”。 科学管养同行留住“美丽如初” 美丽公路,一个“美”字,意蕴深远,它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既包含了公路本身建设的“高品质”要求,也包含了公路建成后如何“高标准”管养,确保美丽公路一直美丽如初。 农村公路 横山镇上孚村秀美乡村拥有全区最美的长达2公里的“林荫大道”,走在大树掩映的路上,从叶间映出长长的影子,阳光温情从树间穿插下来,温暖而明亮。村里的老人来到这里散步,总不忘手里提着一个铁桶,走走停停,将目之所及的垃圾自觉地捡到桶里,累了就坐在路边的石椅上小憩。在广丰,爱路护路的意识已经渐入人心,哪怕只是一个普通村民,在享受着公路释放的红利同时也不会忘记做一名公路的守护者。 农村公路 把日常养护和预防性养护有机结合起来,在“细”字上下功夫、“精”字上严要求、“美”字上做文章,以达到“有路必养、管必到位”,这就是广丰交通人的养管之道。广丰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工作在“十五”、“十一五”期间曾在全省享有盛誉,是全市的标杆。其实早在年到1年,广丰就曾经组织过两次较大规模的路政检查,当时共清理违章建筑的瓦窑、石灰窑17座,清除以路代市的竹木市场7处,还有违章建房、路边晒谷等,并与公里沿边的18个砖窑厂签订了不得分裂公路的协议,对保障公路通畅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到了年,县公路管理站已配备专业的路政、养护、技术管理人员10名,下设八都、吴村、湖丰、洋口、廿四都等11养路班,养路工人41人。在公路养管的这条路上,广丰从来不曾懈怠。如今,广丰的23个乡镇均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站,并由乡镇分管领导出任站长,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与此同时,广丰还特别巧妙地将“四好农村路”标语、路长制公示牌、爱路护路乡规民约融入地方景色之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此外,广丰所有乡镇的农村公路路政群管网络也已全面建成,年以来总共更换增设了公路标识标牌块,累计清除了路面堆积物1.37万立方米、边坡种植物3.7万平方米、摆摊设点处、晾晒谷物平方米,同时还积极推进了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整治“黑点”和“扫雷”工作,完成了路面、路基、桥隧、隧道口等安全隐患整治28处,“扫雷”完成率达%。截至年,广丰的农村公路列养率和经常性养护率均达到%。 “路面脏了要清扫,涵洞要定期维护,沟渠需要清理······经常性的巡路也是必不可少的,养护工作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很是复杂。如果遇到突发事件,加班加点也是不能避免的。”这是广丰养路老职工最常说过的话,很朴实,也很实在。从肩挑手拿、车推人抬的筑路方式艰难起步,到今天的机械化作业,路面整洁畅通,行道绿树繁花,是一代代广丰交通人的默默坚守,才一步步地实现了多少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播撒下美丽公路的种子,结出美好生活的硕果。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丰从美丽公路的辛勤耕耘,升级到了“美丽公路+”的热情挥洒,这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美丽公路彼此贯通,以“颜值”和“内涵”书写着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历程。新时代迎来新征程,广丰交通人将继续探索“美丽公路+”的新内容,不断创造美丽经济的发展奇迹。 上饶新闻网(上饶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责任编辑:徐雨晴 值班主任:李六旺 业务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