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压,下压,(数据)都有点高了,最近你就不要太辛苦自己,注意用药,好好休息,把血压控制好。”这里是南阳镇广丰新型农村社区,结束了清晨路面保洁工作,75岁的“毛奶奶”单亚芳为社区居民们测血压。 自年9月入住该社区以来,她和丈夫毛志新积极自愿参与社区物业管理工作,在家设置了毛奶奶党员联络驿站,帮助社区清运装潢垃圾、绿化养护、卫生清理等,同时自愿加入村民自治队伍,开展政策宣传、收集民意、反映诉求、调解民生等工作。“对我来讲,建立党员活动联络驿站是一项光荣的任务。虽说都叫我毛奶奶,但说为党和群众贡献自己的余光余热,我可还年轻着呢。”说起党员驿站的事情,有着近60年党龄的单亚芳显得无比振奋。 让社区的党味更浓、温度更高,单亚芳老人的“毛奶奶驿站”让记者看到了新型农村社区党建与基层治理的有机融合。如何建设“红色邻里”?如何搭建好基层治理的社区舞台,如何真正让社区百姓感受到“党组织就在家门口”的温暖?一张小小的“六心”服务队联系卡可以给我们答案。 在联系卡上,记者看到,该社区的“红色邻里”5分钟服务圈里有6支服务团队,每支3名队员,团队总人数达18名,而负责社区管理的单亚芳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们中有村医,有律师,有水电工,还有民警、“红网格”、家宴师傅、超市老板、林业站站长等,服务内容更是涵盖了技能培训、健康咨询、水电维护、文艺义演、治安管理、环境维护等多个方面,并且每个人都附有联系方式,如果居民需要帮忙,只要一个电话,服务马上就到家门口。 “我是今年5月份搬进来的,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在老家不曾体会的幸福。”在社区入口处的小菜园里,记者遇到了前来散步的居民曹锦仁,“这里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每天晚上都能和其他老同志一起散散步,聊聊天,比在老家的日子好多了。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也可以到党员联络驿站提,平日里大家在驿站里畅谈愿景,反映诉求,真正感受到了安居和便利。”说起在社区的生活,78岁的曹锦仁赞不绝口。 “为了引导党员群众共同加入到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实践中,广丰村把本村名党员按照网格区域布置,并且建立社区专属网格,标注了党员中心户,方便党员小组议事等活动。社区还设置了‘六心’服务队联系卡,党建、服务、管理、文化、治安、环境一体化,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并服务社区群众”,广丰村党总支书记俞建荣表示,该社区突出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融合”,在新型农村社区内建立党员活动联络驿站,注重队伍建设,突出为民服务实效,社区还加强党员志愿者、物业管理人员和乡土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构建“红色邻里”5分钟服务圈,打造党建暖心、服务贴心、管理称心、文化欢心、治安放心、环境舒心的“六心”新型农村社区。 红色邻里,幸福广丰。俞建荣告诉记者,下一步,该社区继续以强化政治引领、提升组织力为着力点,以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为切入点,深入开展“红色邻里”建设行动,把党建工作再提高、再亮化,为写好乡村振兴“后半篇文章”提供了坚强保障。 (潘克红杨家明董晓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