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广丰一中心理校报

“不是我不做,只是我现在还不想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己或多或少存在着拖延行为,拖延不仅会因拖拉耽误工作或学业,还会影响情绪,破坏团队协作和人际关系。如果你有拖延症,那么看到问题时,就要迎难而上,不能回避退缩,正视自身的问题,主动向“拖延症”宣战。

心灵故事

星期天的上午,肖华同学待在家里,早饭已经吃过了,可以开始复习了。昨天晚上他已经为今天想好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复习计划,而后他的一天是这样开始的:

刚看第一道题目,肖华就到厨房冲一杯咖啡想更集中精力;接着,他又到洗手间的镜子前看看发型,撩几下;然后,他决定听一首最喜欢的歌,发誓只听一首就开始复习,但是,一曲结束后他又继续听下去了;在家长的敦促下,他又一次读了一遍第一道题的题目,突然觉得肚子不舒服,想上厕所......出了厕所,听到爸爸妈妈在看电视,想去看一眼就走;但是,他在客厅里一待就一个多小时,还把遥控器抓在手里;这时,妈妈说,吃午饭了,他再去看了几眼英语,很勉强地坐到饭桌前。

吃过饭,肖华觉得刚吃完东西应该休息一下,于是开始看报纸,竟发现一直认为很无聊的报纸,今天居然也很有趣;一份报纸终于看完了,回到书桌前,再看了一遍只第一道题目,突然想看手机;没有短信,但忍不住打开了QQ,心中暗暗告该自己:看一下有没有消息就放下手机。结果是他在各种奇闻趣事中游走,转帖、收帖,太阳落山了!

他趴在书桌上开始后悔,今天就这样过去了。

心理辅导

肖华的故事如果经常发生在我们身上,说明我们有拖延行为。拖延行为指的是一个人在面临一项必须完成的活动时,不能立刻、持久投入,而去从事无关活动的一种行为现象。拖延行为很多人都有,高中生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很多同学都感受到了压力和焦虑,就习惯性地用拖延方式面对。这样他就可以暂时封闭他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到的焦虑、抑郁、沮丧,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转台技巧”现象。

从某些角度来看,拖延行为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对于缓发解消极情绪有暂时的作用。如当人们在做一项艰难的工作时,碰到困扰,或是感到厌烦时,就抽出一小段时间来做做其他工作,用这短短的时间来重新培养动力,回头再做原来的工作,这对工作是有益无害。但如果这种缓解方法用得过多,就成为一个人面对困难活动时的一种逃避手段,会严重响自己追求的目标。

拖延行为的三种类型:1.明日复明日拖延法。如把应该在学校里完成的作业带回家,可第二天,又把应该在家里完成的功课带到学校。2.谈条件拖延。有人说想要改变不理想的学习习惯,却说一定要等搬家完成以后开始;有人说要专攻某一个科目,好好学习,却一定要等请到了家教老师以后才开始,等等。这一类的拖延者,为了掩饰自己对将要面对的事物的“恐惧",而对其设置了一-项项的先决条件,这样他就可以把注意力从解决实质性问题转移到些次要问题上,从而实现对实质性问题的拖延。这种拖延还会给当事人一种虚假的满足感——即今天的问题到了明天或在未来某个时候会比较完满地得到解决,但实际上大部分情就是贻误了解决实质性问题的时机。3.月亮式拖延。给自己改变拖延提出完全不可能的要求,比如有的同学说:要提高学、学习成绩绩必须有良好的智力,但自己智力一般,所以再再用功成绩也不会有所提高,因而不必在这上面花力气。

拖延症不仅损害人们的利益和做事的效率,也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状态。它令人自信心降低,使人滋生挫折感和自我挫败式的思维方式,妨碍人的理性判断,使人做出固执、荒唐的选择,妨碍人对自能力的评价。进而,又导致行为效率的进一步降低,诱发更多严重的内疚、自责和心理冲突,从而产生拖延、低效情绪困扰、做事更加低效、更加痛苦的恶性循环。

方法指南(Tips):

克服拖延的10个技巧

1.保持一个好心情;

2.培养意志力,桌子上放个钟,看钟点学习;

3.明确执行力,一个钟点就做一件事情;

4.告诉自己,即使有点累,也不要离开写字桌,除非去厕所;

5.把手机、MP3、PSP扔到别的房间,或者请父母保管;

6.发现开始拖延了,大声对自己说“找什么借口,快看书”;

7.如果发现自己在担心成绩,担心周围人,担心这个那个,而不是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