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今日推荐:《飞花令里读诗词·秋风红叶散》作者:琬如。搜索书名开始观看吧~

-----精选段落-----

注释

丑奴儿:词牌名,四十四字,平韵。博山:位于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因形状和庐山香炉峰很像,所以得此名。

少年:指年龄尚小时。不识:不明白,不清楚什么是。

层楼:高楼。

强说愁:没有忧愁强行说愁。强,执意要,强行。

识尽:深深明白。

欲说还休:想说还是没有说出来。

赏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一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全词言浅意深,情感真挚,语言深沉婉丽,以一个“愁”字道尽平生,以昔衬今,以无愁写有愁,以忧愁忆无愁,结构工致,大巧若拙,实是古今难得之佳作。

上阕,词人以一句“少年不识愁滋味”言简意赅地抒发了昔日“无愁”之意气风发。

少年时代的辛弃疾,虽身处中原沦陷之地,见多了金兵掳掠,见多了烽火硝烟,但却乐观自信,对收复中原饱含热情与希冀。那时候的他,壮志凌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愁绪,甚至还曾“为赋新词强说愁”。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这位抗金名将终于知道了什么是愁。南宋朝廷的腐败懦弱,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眼见家国沦亡而无能为力的悲怆,种种矛盾又复杂的情感交织,让一向豪放的辛弃疾也“欲语还休”。

为了加强全词的艺术效果,渲染“愁”之强烈,词人于上下两阕中分别使用了两次叠句。上阕的“爱上层楼”,与阕首与阕尾两句,恰都构成因果复句。下阕的“欲说还休”亦是如此。因为少年不识愁滋味,所以喜欢登高望远。因为爱上层楼,所以登高之际才乐于抒怀,才“为赋新词强说愁”。因为“识尽愁滋味”,愁绪太多太多,所以千头万绪,竟无从说起。而正因无从说起,所以欲言又止,最后不得不转移话题,说天凉,言秋意。如此这般,全词因果丝丝入扣,“忧愁”之情也层层深入,单从结构与艺术手法上来说,辛弃疾此词堪称经典。

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北宋·柳永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也拟待、却回征辔

注释

忆帝京:词牌名,柳永制曲,得名于思念在在汴京的妻子。双调七十二字,上片六句四仄韵,下片七句四仄韵。薄衾(qīn):很薄的被子。小枕:稍微枕一下。

乍觉:忽然认为。

展转:同“辗转”,辗转反侧。数寒更(gēng):因失眠而数着寒夜的更点。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