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无偿让出自家宅基地一角,有的主动扒掉围墙,有的把屋下台阶拆除一半……近日,在广丰区横山镇前洋村老佛堂自然村,为了村居公路拓宽改造,当地群众争相“让”出自家“地盘”。 老佛堂自然村的居民住宅大多修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规划滞后,住宅毗邻道路而建,少数群众的围墙、台阶等附属建筑物与路抢空间。“我们村的道路呈倒喇叭型。”该村80多岁的老党员尹德木介绍,村外是5米余宽的道路。可一到村口,道路陡然收窄至2米左右,最窄处一辆车子通行都困难。“你看,在我房子的前头原本有一堵围墙的。”尹德木老人指了指门前上坡的拐角处说,围墙造成视觉盲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出行是“步步惊心”。 今年,前洋村将老佛堂自然村居的路面拓宽改造工程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修路是好事,群众都叫好。可路面要拓宽,必须得对道路两旁的部分附属建筑物实施局部拆除。一听“动地盘”,有群众就嘀咕:那高大的围墙,嵌着大理石或花岗岩的台阶,一砖一瓦都浸着自己的心血,拆了扒了,那不是“剜心头肉”吗?再说,怎么拆、拆多少,拆了后要不要补偿,都是问题。最怕的是,万一自己拆了,其他人一动不动,那岂不是成了冤大头? 群众有疑虑,工作怎么干?“我们是通过思想发动、示范带动的方式消除群众的心理‘疙瘩’。”前洋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余国华介绍,村里组织理事会成员、村民代表、乡贤代表组成“考察组”,到附近的秀美乡村点看变化、找差距、学经验。这一参观学习,“路通则财通、路美则村美”成了大家的共识。趁热打铁,前洋村把道路拓宽改造的动员会“搬”到道路上:谁家的围墙挡了视线、谁家的台阶挤占了路面,大伙瞧得清、看得明。把话说开、把理讲透,群众很快就达成一致意见:道路旁的居民统一无偿将自家的台阶拆除65厘米,让出空间修路。65厘米以外,适当进行补偿。 说干就干,党员乡贤带头做示范。尹德木带头拆掉屋前大理石台阶,并捐款元用于秀美乡村建设;40余岁的尹金强拆掉了庭院价值10余万元的不锈钢栅栏和铜艺大门……在榜样作用激励下,群众们争相给道路拓宽腾空间。蒋靖香是残疾人,按规定她家的台阶拆除65厘米就可以。可对面邻居临近路面的是厨房,不便拆除。看到拓宽面积不够,蒋靖香主动找到理事会,表示将自家1米多宽的台阶全部无偿拆除。“多拆了,觉得亏不,真舍得?”余国华半开玩笑半认真问道。“路就修在家门口,子子孙孙都要走的。路宽了,带孩子散个步都安全。你说值不值。”蒋靖香把手一挥,大度地说:“我们两家说好了,现在我多让点,以后他翻修房子的时候,会把厨房地基往里挪。这不就扯平了?” 截至目前,该村共拆除“三房”平方米,拆除屋檐台阶26家、围墙18处,群众自愿捐款秀美乡村资金达22余万元。 来源:微讯广丰 文章整理:上饶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