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用心做

会更好

我叫李保伟。年5月出生于江西省广丰县桐畈镇王家村,年参加工作,曾在偏远山区铜钹山小学和农村学校桐畈小学工作11年,在广丰县区实验小学工作5年,期间被评为特级教师,在北外苏州附校工作1年,年至今在浙江丽水市文元学校小学部工作(担任小学部校长)。

我的网名叫“用心”,我常说:“用心做,会更好。”我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教育的旅程上,我时时带好头,事事皆用心,用一名教师的真情与智慧用心耕耘在教育战线上……

我的教学我的学生

中专毕业前夕,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节目:讲的是深圳的一些青年到贵州边远山区支教的故事:他们远离城市,来到了山区;离开了城市的霓虹灯,走近了山村的煤油灯。他们忍受着清贫,耐住了寂寞,他们为的是让山区的小树也能享受到教育的阳光。当时,我被那种场面给感动了。于是,我的脑海中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我也要到山区去奉献几年,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或许从那刻起,教育的种子就已经在我的心中播种了吧!年学校毕业,我分配到铜钹山镇(原岭底乡)便出乎意料地选择了该镇最偏远的村小——铁山村完小。那时,许多人不理解我,觉得我吃错了药。但我心里却想:越是到艰苦地方教书,越是能磨练我的意志,坚定我的教育信念。

带着简单的行礼,我随着该村完小徐松青校长踏上了铁山的从教之路,没想到人生中走得最长的一段山路(约50多华里),竟是在刚踏上教育战线的第一天走过的,这里竟然成了我教学生涯中的第一站。铁山完小地处海拔多米的高山上。那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尤为糟糕的是办学条件也很差,真是我之前没法想象的!学校安排我教五年级毕业班语文,走进教室里只有一条条破烂的桌子,一个个空空的窗户,一块到处落了漆的黑板。面对这些我并没有气馁,我托人买好黑板漆亲自修黑板,没有水泥,就用黄泥补黑板上的洞。教室没有玻璃,我便和山娃用透明塑料纸糊上一层,并戏说这是“最柔软的玻璃”。当看着教室在自己和山娃们的共同努力下有所改变时,当看着山娃们脸上绽放出欢快的笑容时,一种自豪、一种幸福瞬间洋溢着我的心房,也使我第一次品尝到了教育工作的付出之美,奉献之乐。然而,我逐渐发现,山里的人们有一种人贫志短的自卑感,山外面的繁华幸福他们不敢去想,更不敢奢求。

__

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的孩子,也普遍缺乏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所以学习积极性较差,基础很是薄弱。第一次作文,叫他们写《自我介绍》,没想到五年级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字数多的只有三十来个,少的竟是个位数,就一句——我是×××。看着眼前的一本本作文,从教不久的我,心里像是打翻了的五味瓶,真不是滋味。我好想发火,可细想他们是无辜的!看着他们那木讷的眼神,工作的失落,心中的惆怅,远离家人的孤寂一齐涌上了我的心头。

我——一个十九岁的大男孩居然在学生面前流泪了,说真的,我很在意学生是否会笑话我这个老师!但我确实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我想这应该是我当时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吧!

擦干泪水,我的脑海中一片空白。傍晚,老师们都陆续离校了,我独自一人呆呆地望着眼前黑漆漆的大山,破落的操场,找不到一点感觉和答案。孩子们一个个用木讷的眼神看着我。所有的这些,更加勾起我对亲人的思念。这时,一个学生胆怯地递给了我一封信,上面写着:“李老师,请您不要为我们这些山里娃生气、凡(烦)脑(恼)。对不起,李老师,我们让您失望了!”望着这封温暖我心田的信,我再次陷入了沉思。

我能轻言放弃吗?不!山娃们是可爱的,是纯洁的。我想要让山娃有信心、有志气,我自己首先要自信要乐观,要充分信任他们。第二天,我结合《一定要争气》这篇课文,教育他们:一个人只要争气,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基础差、底子薄没关系,怕的是不求上进。我和山娃们共同约定:做一个自信、快乐、勤奋的人。很多孩子受到启发,经过刻苦学习之后,成绩提高了,孩子们也逐渐活泼开朗起来。然而这里毕竟是山区,山娃们的生活面、知识面十分地窄。有时,双休日叫他们写一篇周记,写上来的不是简单的放羊就是枯燥的砍柴。为了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我绞尽脑汁,每次出去都不忘为学生购买一些课外书:作文选,故事书,生活小百科,并带着这些沉甸甸的书籍步行50多里山路到学校。走在陡峭的山岭上,我每次都是汗流浃背,上气不接下气。可是只要一想到能拓宽山娃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我觉得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于是我脚下的步子迈得更坚定了。就这样,我悄悄地打开了山娃们心中通往山外的那扇知识之窗。

有一次,当我了解到很多山娃没有见过自行车,我特地从老家桐畈镇王家村拉了一辆自行车,途径石溪村、沙溪村,再穿山洞到军潭村、石人村,然后硬是拖着这笨重的东西翻山越岭,气喘吁吁地推到学校,让他们见识见识,手把手地教他们,那份艰辛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可是,当我布置了一篇《我第一次学会》的半命题作文时,山娃们都不约而同写到了学会骑自行车,并且都写得相当出色,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洋溢着我的全身,让我享受到了育人之乐。

__

由于离家较远,我几乎一个月才回一次家,这种与世隔绝的寂寞,原始封闭的清贫,成了我从教生涯中一段不可磨灭的生活体验。由于铁山的特殊原因,人们生活都相当的贫苦,连自给自足都成问题。面对这样的现状,一个外地教师在这里生活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且不要说鱼和肉,就是连最基本的青菜、豆腐也成了一种奢侈。平时的菜都是靠学生无偿供给的,遇到青黄不接时,只能以“油饭”来打发肚子,有时连温饱也成了问题。双休日时,孤寂的校园只有我寥落的身影……然而正是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环境磨练了我的意志,我坚信,人生中能够经历苦难的洗礼也是一笔无穷的财富。也正是这段艰难的生活,培养了我知足常乐、珍爱生活的心态。

从教的经历让我明白了,教育是培植生命的事业,教育的秘诀只有一个——“爱”,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但这种纯洁的爱,也往往能赢得孩子们的爱。

还记得在铁山时,我每次出去,山娃们都要送我到村口,然后,小心翼翼地说:“李老师,你可一定要回来呀!可不要丢下我们呀!”而每当我从外面回校时,他们也会自发地来到村口守候我……这些是孩子们对我的一种无限信赖的爱。这种爱触发了我内心深处最幸福的爱。

还记得有一次与学生去家访,要走二十多里的山涧,因天狂降大雨,水漫山涧,学生过不去,我便把皮鞋当雨靴,长裤当雨衣,把学生一个又一个地往上背,十来多里的山涧哪,累得我连腰都伸不直,手臂都被荆棘划出一道道血痕……当时十多位学生都感动得泪流满面,班长吴红激动地说:“将来有一天我一定要成为记者,好好地为老师报道一番!”这些是孩子们对我们的一种无限崇敬的爱。

_

铜钹山镇铁山村

年我刚调到铜钹山镇中心小学,由于教了两个五年级毕业班的数学,每天不光白天要上4节数学课,而且晚上还要上一个小时自修,整个人就这样穿梭于两个班之间,除了教学,就是一帮学生簇拥在我的身边,我几乎忘记了一切。农历五月十一日晚上,我像往常那样向五(3)班走去,隐隐约约地感到教室有点小小的喧闹,有个学生还说:“小声点,李老师来了……”

“这个班的孩子们一直都是很乖的呀!今天的课前纪律怎么这么差呢?”我带着这种疑惑走进了教室,只见黑板上歪歪扭扭地写着“李老师生日快乐”七个稚嫩但又温馨的字,讲台上还放了两束孩子们到山上采来的野花。我被这情景惊呆了。这时,班长走到我面前对我说:“李老师,祝你生日快乐!”她的话音刚落,讲台下瞬间响起了整齐而有节奏的掌声。

“今天是我的生日?”激动中的我竟向学生发出了疑问。

“是的,今天是您生日,我们从周老师那儿打听到的。李老师,你太忙了,竟然连自己的生日也忘了……”

43双眼睛真诚地望着我,给我送来一个个温馨的祝福,而我除了感动,还有什么呢?孩子们给我的爱,对我的情就是我在这个生日最珍贵的礼物了,这种幸福的滋味也永远地留了在我的心中……

年5月21日,离我参加全国教竞课的前1个小时,我并没有像往常竞课时那样,努力地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去背教学流程,而是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大叠孩子们在我临行时向我写的鼓励信,认真地读了起来,一个个温暖我全身的字眼映入了我的眼帘:

“李老师,我相信你能在竞课比赛中得到一等奖,我们全班同学都在盼望着你早日拿到一等奖,我希望你上课时别紧张,像平时那样把目光、微笑投给你所面对的学生,让他们知道你讲的课是多么有精神、有水平,当然在河南时,也要时时想起我们这群活泼的学生哟……”(罗敏)

“李老师,听说你要去河南参加全国数学竞课,我代表全班同学祝您一路顺风,马到成功,超越别人,拿到‘一等奖’的荣誉证书给我们瞧瞧。李老师你上课的时候应该像给我们上课一样,把台下的听课老师当作我们,这样就会更放松了,不会紧张了……”(黎永)

“李老师,你能到河南参加全国的上课比赛,作为你的学生,我真的很高兴,相信李老师一定可以稳稳当当地拿到一等奖。李老师,您去年在全省上课比赛中已拿到了一等奖,现在虽然去上课的地方远了一点,但也一定可以拿到一等奖,您说是吗?再说,您不是常对我讲‘努力就有希望’吗?我看您每天那么努力,每天那么晚睡,也一定有希望的,不过还要注意休息哟!……”(祝世贵)

读着孩子们写给我的信,我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温暖,我读懂了孩子们对我的信任与鼓励,读出了孩子们的纯朴与可爱,这些也激发了我的爱心与信心。于是我带着这种美妙的感受,轻松愉悦地走进教学比赛的课堂,和河南省焦作市焦东路小学二(5)班的孩子上了一节《克和千克》的数学课。在教学中,我所面对的孩子是陌生的,但我们师生之间是那样的默契,那样的知情交融,我想这是因为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学生,而“学生”在我眼中已经成了一个十分温暖的字眼。试想,若不是从孩子们的信中读懂了学生,若不是孩子们给了我信心,给了我温暖的感觉,我能在短短四十分钟与一群陌生的孩子情与情相交,心与心相印吗?

我的学习我的研究

说句实在话,我的起点很低,没有进过师范的大门,只读了三年的中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点对于我这个非师范毕业生的体会应该说是最为深刻的。困而后学,学得就更扎实、更灵活、更实际。回顾从教20年来走过的路,我发现我的成长,离不开我的学习、我的思考、我的研究。

首先还是要从铁山说起,因为我与学习的情结就是在那产生的。在铁山那种寂寞的环境里,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与书为友,与寂寞相伴,与自己对话。刚开始看书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寻访失落的自我。《教师博览》和《怎样当一个好教师》对我影响最大了。在《教师博览》中,我找到了许多让我内心滚烫的文字,让我了解到和我一样的老师的点点滴滴,寻觅到了心心相印的知音,同时还奠定了我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对学生真心爱护的基础。记得看完了年第9期《教师博览》上的《高山上的红茶花》一文,我非常激动,热血沸腾地写了一篇读后感,并第一次向《教师博览》投稿,虽然投出去最终未能发表,但第一次投稿时的那种殷切,那种希望足以让我享受了。过了一个多月,我竟然收到了《教师博览》编辑部叶万军老师的一封激励信,他在信中首先表达了对我所处环境的理解,并鼓励我要多学习……在那种环境中能够收到这封信,我高兴得简直就是一个几岁的小孩,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这封信被我看了又看,几乎成了我所有的快乐源泉、精神支柱,也给予了我继续学习的动力。后来我又阅读了97年以来几乎所有的《教师博览》,有感人的话语、故事,我不但自己认真摘录,我还推荐给学生,读给学生听。如果说《教师博览》培养了我对教育的情怀,使我在平凡的教育事业中找到了激情,那么,由《人民教育》编辑部选编的《怎样当一个好教师》则是为我向着一个成熟的教师,一个好教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本书中记录了李吉林、钱梦龙、于漪等一些特级教师们从教之路,虔诚的我也一丝不苟地学起了这些名师们的学习方法。

在铁山那宁静祥和的环境里,牢固奠定了我的学习基础,培养了我的坐性,使我养成了学习的好习惯,我也渐渐体会到了人生最美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宁静。但我真正开始进入专业学习还是从军潭完小开始的。年我从《人民教育》的广告中上看到武汉绿叶教育书店上的购书信息时,尽管囊中羞涩,但还是购买了二百多元书,现在我已成了这书店的老顾客。当收到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时,我迫不及待地读了整整一个晚上,几乎是含泪读完,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爱心、与学生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也正是这一年,我又从邮局里订阅了一份教学杂志《小学青年教师》(现名《小学教学》),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近几年来,我先后订阅了《教学与管理》、《人民教育》、《江苏教育》、《小学数学教师》、《师道》等十多种教学杂志。在学习上,我觉得最让我自豪的就是同事们给我取了个很特殊的外号——“三多老师”。为什么呢?如果你走进我的房间会发现:首先是我拥有的书籍多,工作20年来,我订阅购买教育书刊达多元。我家的书房和单位的办公室所有的书柜,到处满满的都是书。《爱心与教育》、《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魏书生文选》之类的教育名书,我每本必读;《小学青年教师》、《江苏教育》、《人民教育》、《教学与管理》、《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教育》我本本都有,期期都看。其次就是我桌子上的笔记本多,粗算下来有二十多本,有记录教育理论的,有记录教学名言的,也有记录教学方法的,还有记录教学日记、教学故事的。最后就是我用过的稿纸多,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挑灯笔耕,执着爬格,稿纸用了一张又一张。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短短的五年来,我所撰写的教学随笔已有好几本,在省级以上教育报刊发表文章60余篇。

______

由于书读得多了,我感觉自己变得越来越充实,在教学上的想法越来越多,也尝试着将自己经过不断学习后的所思所悟用在教学中,以实现教学与教研的双赢。从年开始,我便在自己所从教的数学学科中进行了“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文写作”的研究。所谓数学作文就是指让学生以文字记录的形式,记录每日的数学学习收获与体会。通过这项研究,我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我所执教的班级学生成绩年年居全镇前茅。在02年的全县小学数学质量抽测中,我班的数学抽考成绩名列全县的第8名。作为一所偏远的山区小学,学生能考到这样的成绩是十分不易的,也充分证明让学生写数学作文是可行的。通过让学生写数学作文,还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反思,增加了学生练笔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写作水平,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撰写科研论文奠定了基础。我现在有学生的《数学作文集》十多本,数学作文上千篇。我根据数学作文研究而作的经验介绍在年上饶市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中受到了与会的教研员和老师的高度评价,并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我年接触思维导图,年开始致力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年自费报名了参加由派思维举办的第三届思维导图(北京)导师管理认证班培训,获得“思维导图管理认证导师”证书。年应江西省教育厅的邀请,在YY语音教室主讲“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备课中的运用与研究”吸引了余名教师的在线学习。年12月21日,应主办方“作业盒子”团队邀请,我在荔枝微课直播间讲授“运用思维导图,优化数学学习”公益讲座,吸引了多人的在线学习、研讨。我提出了“图解数学”的教学主张,旨在让数学思维可视化、看得见。

__

我不仅自己搞教学研究,我还以一名特级教师的真情、无私、智慧去服务、影响、引领周围的老师们。凡是老师们在教学上遇到了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请我解惑,而我总是真诚而又热情地全力帮助,我被老师们亲切地称为“身边的百度”。仅在江西期间,我就先后指导过30多名青年教师在市级以上教学竞赛中获奖。我每年都要为刚毕业的几百名新教师讲授自身励志的成长经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培养他们虔诚的教育情怀。,由江西省教育厅牵头,我在江西教师网上建立了“心思维导图,塑数学思维——李保伟育心教育工作站”个人学术网站,下辖10多个栏目,吸引了全省各地余名教师学习研修。建站以来,访问点击量达上万次。

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我也由教到研逐渐迈向成熟。

我从模仿中起步。向名师学习,看名师的教学案例,观名师的教学光碟,我先后3次自费赴杭州参加浙江大学成教院组织名师课堂观摩活动,让自己在零距离中领略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

我从实践中反思。用心备好课,尽心上好课,每节课后,我都会依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进行有效的反思,去思考“这样教是否有效?怎样教才有效?有没有比这更好的教?”于是,教科书,备课本上都密密麻麻的记录着我的反思碎片、教后感悟。

我从反思中成熟。我给自己提出了一个苛刻的要求:凡是上过的课,有成功或遗憾之处,都要用笔记下,写成教学实录,以供日后研究。在思与写的锤炼下,我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主要体现在:和谐的环境,生活的素材,开放的课堂,幽默的谈吐。

总之,回顾这几年所走的路,我的感受是:学习让我成长,研究让我幸福。

我的课堂我的人生

我始终认为,课堂是最能体现老师生命价值的场所,所以,让学生喜欢我,喜欢上我的课成了我的最高追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摸爬滚打、潜心研究、不断反思,力争让课堂成为最有爱心与魅力的地方。

记得第一次上公开课,我讲的是五年级语文课《开国大典》,当时我是一边看着教案,一边看着课本自说自解,更糟糕的是双脚还在不停地发抖,也正是这节涉世之初的难忘一课,震撼了我的内心,于是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明白了原来自己心中一直装的是教案,根本不顾及学生,在教学时也是扭扭捏捏的放不开。经过这次沉痛的反思以后,我认识到要上好课,就要先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还要有个很好的教学设计。于是在一个月后的全乡青年教师大比武中,我执教的《太阳》一课就有所进步了。可以说是我第一次从课堂教学的蜜罐中尝到了一点甜味。接着中心小学给了我一个机会——参加县语文课堂主体教学的片赛,紧接着我由片赛出线进入了决赛。到决赛时,我已经改行教数学了,但为了能在这个难得的机会中展示自我,磨练自己的教学艺术,我既当数学老师又做语文老师。当时我选教的是《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从构思到选材再到设计,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一节这样的课光教案就写了二十多遍。到了决赛的那天,永丰小学多媒体教室里座无虚席,我将自己的精神调整到了最佳状态,用满腔的热情和孩子们共同演绎了一场激动人心的课堂教学交响曲。课后,当时的语文教研员徐风英老师马上把我叫到了跟前问了我很多情况,当了解到我还只有一年多的教龄时,她连声称赞:不错不错。我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和这些县城学生相处仅仅只有一堂课时间,可他们却和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经常给我写信给我打电话。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真正体会到了课堂教学的魅力之所在,教师在课堂中的魅力之所在。由于从教之初的那段语文教学经历,使得我经常会从语文的角度去思考数学的课堂数学,现在有许多老师发现我上的数学课很特别,具有语文课的气息,或许就和从教语文的经历有关吧!

__

年上半年,我以一个数学老师的身份又一次走进了永丰小学的多媒体教室参加县小学数学(说课、评课、上课、微型讲座)四项全能赛的决赛。最终,我以出色的表现获得了本次比赛的一等奖,给听课的评委、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也知道了我一个乡村教师在努力着,正成长着,于是我有幸代表了广丰县参加上饶市第九届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当时我上的课题是小学一年级《位置》,这对于一个从教数学只有三年,而且一直是教高年级的男老师,意味着一个全新的挑战!走进一年级小朋友的课堂中,这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呀,但我很快地转变了角色,让自己走进了孩子们的心中。然而,这节课在五都小学试讲,却上了一个多小时,面对那些慕名前来听我上课的老师,我当时真的无地自容。好在赵震校长及时鼓励我:成功失败都是收获,酸甜苦辣都有营养,再加上郑通寿老师的及时指导。那晚,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修改。最后,在市优质课竞赛中我的这节课以师生之间配合默契,情趣交融,教师本人挥洒自如,幽默风趣,获得了一等奖,并代表上饶市参加江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可以说,我是幸运的,我幸运地把握住了每一次机会,同时每一次机会带给我的也是一段难忘的岁月,为了准备省里的竞课,通宵达旦我已记不清有几个夜晚了!由于我在偏远山区铜钹山,与教研员面对面的交流极为困难,一次次备课,一次次试讲,一次次修改,我仿佛是一只春蚕在经历着人生的蜕变。

04年11月,我在江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中执教了《位置》一课。我一个来自乡村的教师以亲切的教态、幽默的谈吐、睿智的思考很快与省城的学生打成了一片。整节课上,我以“大头儿子”这一卡通人物的生活为背景,巧妙地设计了找座位、做操、找家、找书、找错别字、看电影等一系列数学实践活动,将原来学科化的数学内容转化为熟悉的生活现象,使本来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格外亲切。我愿和大家一起来感受其中的一个片段:

(课件出示大头儿子家的居民楼层图,播放大头儿子的话:“我是大头儿子,我住在第4层第1号房间。”)

师:你们能说说大头儿子是怎么确定自己房间的位置的吗?

生:我觉得大头儿子是从下往上确定第几层,从左往右确定第几号的。

师:由此你们可以从画面中知道第1层第1号是谁住的房间吗?

生:是老奶奶住的。

师:现在有位老爷爷也要住进这幢居民楼。如果让你们为他分房,你会把哪个房间分给老爷爷住?

生:我会把第4层第3号房分给老爷爷住,让他和大头儿子成为邻居,老爷爷一定会很开心的。

生:我会把第6层第2号房分给老爷爷住,因为那里阳光充足。

生:我不同意,老爷爷年纪大了,上下楼不方便,不适合住高层,还是把第1层第2号房间分给老爷爷住吧,让老爷爷和老奶奶成为邻居,相互间有个照应。

这时,学生和我都笑了。我们的笑声也赢得了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为我巧妙的教学设计,更为孩子们的智慧、童真与爱心。这节课得到了省及地市教研员的认可,也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最终获得了省级一等奖。

05年5月份我荣幸地作为全省唯一的参赛教师到河南省焦作市参加全国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人教版)第一届课堂教学竞赛,与来自全国各地的30名教师展开角逐,最终以第二名的成绩荣获全国一等奖。这是近几年来我省小学教师参加全国小学数学竞课所取得的最好成绩。面对鲜花和掌声,我没有被冲昏头脑,反而让我悟出了“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让课堂成为最有魅力的地方”这一教育信念。

因为在不断追求课堂的教学艺术的过程中,从初执教鞭的第一次公开课到全国竞课的一展风采,我经历了“独上高楼”的孤独,“衣带渐宽”的辛劳和“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艰辛。我已深深爱上了“课堂”这块我终身为之耕耘的“责任田”。我要让课堂成为最有魅力的地方,去构建一个“情知交融、心灵相悦、动态生成、真实有效”的魅力课堂。“教育的艺术就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卢梭语)。为了让学生喜欢我的课堂。每一节课中,我总是心中充满爱、装着每个学生。与孩子们进行民主愉悦地知识碰撞与情感交流。在许多学校的盛情邀请下,我经常在外地借班上课,面对一群素不相识的孩子,我总是能用灿烂的笑容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与他们敞开心扉,打成一片。还记得一个阳光灿烂的冬日下午,我应邀赴一所乡村小学上了一节数学复习课。走进该校五(1)班的教室时,孩子们不约而同的鼓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于是,我微笑着问:

“同学们,看老师的脸,发现有什么变化吗?”

“老师你笑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说。

“老师为什么笑了,你们知道吗?谁来猜一猜?”我亲切地问道。

“老师,你可能看到我们教室很干净,所以笑了。”

“老师,因为我们笑了,所以你也笑了。”

“说得很不错,老师是因为你们而笑的。还有一点,老师从你们的脸上看出,这节课你们一定会喜欢上我的课,对吗?”

“对!”孩子们兴奋地回答。

短暂的两分钟课前交流,无形中拉近了我与孩子们的距离,营造出了一个“民主、亲切、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寒冷的冬日里,我在认真倾听着孩子们的发言。温暖的阳光照在他们灿烂的脸上,也照在我的心里。我被他们深深的感动了,感觉十分的温暖。这节课后,有个姓俞的老师这样评价我:

……初见李老师,我很难将他那张年轻得似乎还略显稚气的脸与他教学联系起来。我暗暗地问:这就是那个远近闻名的李保伟吗?怎么这么年轻?

走进李老师的课堂后,我才发现自己刚才疑虑的可笑:正是因为他的年轻,所以他的课堂充满了朝气与活力,更重要的是,他虽年轻,却似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临阵不乱,更似一位慈祥的老者对学生关爱有加……我一直在想:这才是大家的风范,这就是名师的魅力!

李老师的课看似简简单单:没有时尚先进的课件,没有精美小巧的礼物,甚至连老师的语言也那么朴实。然而他却有一种自然清新的美,如行云流水般,使听者如在云端漫步,说不出的舒适惬意。课堂上李老师用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好难的哦”。正是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在李老师的巧妙使用下,却发挥着无穷的魔力——它不断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自信心,激起学生对学习探究的无限渴望和无穷乐趣。加上李老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科学合理。整节课,学生始终在兴趣盎然中被逐步引向深入,一次又一次地享受着主动获得知识的喜悦,可以想见,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是多么快乐、何等幸福!

记得课堂上有这样一个小插曲:有一个学生做错了一题,另一名学生立刻笑出了声来。老师问:“你为什么笑?”那个学生说:“他有个地方做错了。”李老师又问他:“那你认为该怎么做?”那位学生说出了正确的做法。李老师似乎恍然大悟地说了一句:“原来笑也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听了这话,我当时真有种说不出的感动——这才是一个教育者的睿智和爱心!我想这句看似不经意的话,定会如和煦的春风吹散学生心头的阴霾;又会如冬日的暖阳,温暖每个人的心田。

他身上展示出来的精湛的教学技艺、先进的教育理念、睿智的教学风格令我叹为观止,最重要的是他自然流露出对孩子的尊重、理解和关爱让我感动不已。正是在这种人性的感召下,课堂洋溢着生机与灵动,可以说他的课堂已超越了一般的教与学,始终闪烁着生命的涌动和人性的光辉。

自己的课能得到一个一线老师如此真切而又高度的评价,真是让我受宠若惊,同时也坚定了我构建魅力课堂,追寻幸福教育的决心。

在全国获奖后,我并没有停止成长的步伐,而是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行。年再次荣获江西省“小学数学多种教学媒体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年获全国“创新杯”小学数学教学艺术大赛一等奖。近10年来我应邀赴全国各地讲学多场次,特别是近5年来,我一直运用思维导图备课、讲题,均取得很好的效果。我巧妙地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数学学科教学中,并落地到具体的课堂中,获得了不少经验也引发了很多教师的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