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这些老房子是当时美国飞行员可能住过的地方 “这位美国老人带着一个翻译,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来到广丰下溪杨村密良小组寻找当地参与救过他父亲的老人,可惜去年这位知情的老人已经去世了。”10月24日,参加二战的杜立特美国特别飞行中队的后人来到广丰下溪,寻找曾经救助过他父亲的中国恩人。这位美国老人带着父亲的嘱托来到广丰,虽然没有找到他父亲想要找的人,这位美国老人,临走前捡起路上的几块石子和一把土,用白布包起来带回美国。 据历史记载,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珍珠港,由此爆发太平洋战争。作为反法西斯战争同盟国,美国政府于年4月18日,派遣美军第十八航空队詹姆斯·杜立特上校率领16架B-25轰炸机,从太平洋“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起飞,对日本东京、大阪等主要城市进行空袭,之后,急速飞往中国浙江衢州等机场加油休整,但由于燃油耗尽,美军飞机不得不在浙江、江西一带迫降,其中杜立特上校等5人乘坐的飞机夜晚坠落在广丰县壶峤乡苦坑,机组人员全部跳伞安全着陆在广丰县境内的吴村镇前村,下溪街道办周村、杨村等地。机上5位飞行员全部跳伞降落。被当地的村民发现后,协同乡政府派员护送到县政府。19日下午陆续被护送到县政府,他们在广丰停留了3天,之后由广丰县政府派员护送到上饶。临行时,5名飞行员还与县政府的有关人员在府前街留影纪念,这成为上饶人民抗战时期与盟军的一段佳话。 年,美国飞行员何立格还给广丰县政府来信,希望能查找照片中的合影人。据了解,美国飞行员何立格念念不忘曾经救过他的中国民众。年3月7日,美国新闻周刊北京分社应詹姆斯·杜立特夫妇的委托,寻找这张照片中的有关人员,并把由当年广丰人民救援帮助的4名美军飞行员签名的照片赠送给广丰县人民政府,以表示感谢广丰人民当年对坠机美军飞行员的热情款待和无私帮助。这段佳话,再次展现出中美两国人民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而结下的深厚友谊。 档案专家介绍说,正是由于这次轰炸,导致了日本朝野和本土陆海军开始感到本土已不安全。为防止中、美空军利用中国浙江一带的机场对日本实施“穿梭式轰炸”,于是发起了为期5个多月的浙赣会战,意图摧毁中国浙赣线上的空军基地和前进机场。 链接 1号机:浙江昌化(今属于临安),2号机: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3号机:浙江遂昌,4号机:江西上饶,5号机:江西玉山,6号机:浙江象山,7号机:浙江三门(降落地南田区时属三门现属象山),8号机:苏联海参崴,9号机:江西宜黄,10号机:浙江江山,11号机:浙江常山,12号机:江西婺源,13号机:江西波阳,14号机:江西广丰,15号机:浙江三门(降落地南田区时属三门现属象山),16号机:江西南昌 延伸阅读 轰炸东京的美飞行员上饶得救助寻68年前恩人 发布日期:-9-6 美国飞行员来信 12号机长威廉·鲍尔收到残片 年4月18日晚上,中国东南数省,从天空中跳伞降落下来一个个高鼻子蓝眼睛的美国人,一架架飞机坠毁在江南丘陵的群山之间。其中两架美国飞机分别坠毁在广丰、婺源境内,14位美国飞行员跳伞后,降落在玉山、广丰、上饶县、鄱阳等地,得到了上饶人民的救助,一路护送到浙江衢州。上饶人民的善良、热情深深地刻在了美国飞行员的心中。 著名的杜立特轰炸东京行动 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损失惨重。随后不久,日军又相继攻占了美国在太平洋的属地关岛、威克岛以及菲律宾等地。一连串的军事失利,使美国举国上下人心沮丧。 美军为提升低落的士气,开始实施一项对日本本土进行空袭的报复计划。经过精心策划,与中国政府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4月18日,詹姆斯·杜立特率领16架B-25B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超低空进入日本领空,分别在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地投下大量炸弹。这就是著名的杜立特“轰炸东京”行动。 轰炸结束后,轰炸机直飞计划中的降落机场——衢县飞机场。当时在浙江衢州地区衢县汪村设有空军第十三航空总站。空军第十三航空总站下辖衢县、玉山、丽水机场。由于杜立特轰炸队飞机航程本来不够,加上美军提前了空袭时间,没有及时通知中方,机场一直处于关闭状态,杜立特中校下令全体弃机跳伞。16架飞机没有一架在衢县机场降落,其中有一架飞到苏联海参崴附近的苏军飞机场降落,其它15架在浙江、江西、安徽交界地迫降、跳伞。 5号机长和副驾驶员降落玉山 5号机的机组成员飞到浙江江山的上空开始跳伞,机长和副驾驶员落在玉山县岩瑞镇八都村附近。 5号机机长大卫·琼斯在回忆录中写道:“中午的时候,我听到钟声,看到牛群和一些人;我碰到的第一群人朝我笑笑,然后他们相视而笑。我灵机一动,掏出小笔记本,画了一幅中国地图,可他们—点也摸不着头脑。我又有了一个主意,画了一个火车头,模仿呜——呜——的轰鸣声,这下我得到了回应:他们都笑了。” 在玉山县岩瑞镇八都村,现在生活在那里的村民姜文恭、毛达佳、吴德军等80多岁的村民,都见过美军飞行员。老人们回忆起当年的情况,还是历历在目。当年美国飞行员降落在八都东南面的山石岭岗上。早上,村民们看到一个美国飞行员从山石岭岗上下来,来到岩瑞镇八都村。美国人个子高大,穿棕色皮衣,带皮帽,没有受伤。 玉山万人热情欢迎英雄到来 据了解,当时玉山县岩瑞镇八都村村民姜文忠会英语,与5号机机长大卫·琼斯进行了简单交谈。村民给他食物吃,但他不吃,只吃自己带的饼干。在村民的带领下,琼斯又上路了。“大约走了不到1英里,我看到一个车站。那儿有—个年轻人,他还会写些英语,我用英语拼写玉山,告诉他我的目的地,这时我的副驾驶员拉德尼·怀尔德走了进来。中国人有一辆手摇路轨车,就把我们送到3英里外的另—个车站。那里停着一辆机车和一节货车车厢,我们两人就进了车厢。火车开了大概15英里就抵达了玉山,驶入停车场。车厢的门打开了,我们正好站在门口,面对着一大群人——肯定有1万人。街道上挂着旗子,上面用英语写着‘勇敢的英雄们,欢迎’,‘你们替我们打击了日寇’等等。一个身着西装的绅士走上前,用英语说:‘你好!我是玉山县县长,这些人是来欢迎你们的。’” 机长和副驾驶员乘火车到了玉山。玉山人把这2个美国飞行员当作英雄欢迎,市民们为他们洗净了军服,盛宴款待,为他们压惊洗尘。当天晚些时候,他们被送到了衢州和机组其他成员会合。 14号机广丰坠毁人员全跳伞 年4月18日20时左右。14号机飞临广丰上空,天上黑云密布,细雨纷纷。人们还未入睡,听见空中嗡嗡的飞机声,盘旋很久,忽近忽远。突然,声音消失,云缝里闪出一道火光,直射地面,大家都明白这架飞机爆炸了。第二天早晨,这件事轰动了整个广丰县城。 结果查明,坠毁的是一架美国飞机,因油尽坠落在壶桥乡一个叫苦坑的地方。在5位机组人员中,副队长约翰·希尔杰最后一个跳伞,降落在离广丰县城很近的下溪乡杨村后山的岗坞尖。约翰·希尔杰落地时被摔得失去了知觉,醒过来时悬在陡坡上,降落伞挂在一棵树上。 雾散去之后,约翰·希尔杰才看清自己是处于两山之间的小溪谷里。村民在稻田里忙忙碌碌,水牛拉着木犁耕地,老农戴着锥形的草帽。他走进村里,看到一位身着黑色长袍、头戴无檐帽、蓄着白胡子的长者。希尔杰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时的情景,他恍惚来到年前的中国。” 村民洪礼臣把他带到杨村洪家祠堂,后护送到观音村。但是,他们正走在路上的时候,一辆拉着士兵的卡车出现了。士兵跳下车,用枪指着希尔杰,向他喊着,一个长官模样的人认出了约翰·希尔杰军装上的标志,约翰·希尔杰被送到广丰县城。 44年后美飞行员寄来感谢信 14号机机组另一人降落在下溪乡周村密良坳对面山坡上,飞行员将降落伞四角绑在松树上遮着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来到密良坳村庄,村民报告了乡政府,由乡政府派员护送到县城。另一人降落在吴村乡前村纪家的小水坝上(名为槌头坝),飞行员自己剪开降落伞,来到离小水坝几十米的路亭内。22点,被一位名叫林国元的老师发现,带到纪家祠堂学校睡了一夜。第二天,林国元护送飞行员到吴村乡,由乡政府派员用黄包车陪送县城。 投弹手小詹姆士·麦西亚回忆说“我最终碰到了机械师雅各·埃尔曼。我们穿过农村时,从一人手里传到另一人手里,感觉好像是俘虏一样。”麦西亚和埃尔曼在路边走着,“突然看到码外开过来一辆满载士兵的卡车。士兵跳下车,向我们走过来。我们无法分辨这是否是日本兵,就听见一个年轻的军官喊:‘美国人!我们是朋友!’,他还说我们的一个朋友也在车上,我们一看,原来是约翰·希尔杰。” 5名机组人员在广丰县境不同地方降落,19日下午陆续集中到县城,住宿于西街烟叶公所的楼上。由县长陪同,因语言不通,请来了原广丰杉江中学英语教师俞百岩当翻译。在广丰停留了2天,由政府派员护送到上饶,临行的时候,还与县府的几个人员,在县前街留影纪念。 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对这件事早已淡忘。然而,副队长约翰·希尔杰先生却不能忘怀。年,他特地从美国寄来了一封感谢信,感谢广丰朋友当年的援救和热情招待。 13号机组成员跳伞降落鄱阳 年美国出版的畅销书《东京上空30秒》,13号机的投弹手罗伯特·布尔茹瓦在书中写道:“我在中国上空跳伞,着陆时掉进了稻田里的一个粪池。下着瓢泼大雨,我全身又湿又冷,我爬上一座山坡,就在雨中坐了整整—晚上,真冷啊!”次日清晨,他打算去看看这些村民是否友好。“我走进—家,但是他们听不懂我的话。我在这里待了一小会儿,突然听到外面吵吵闹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最后,屋门推开了,领航员克莱顿·坎贝尔走了进来,他也找到这个村子。我们很清楚,如果不逃走就意味着被枪毙——日本人正四处找我们,所以我们就逃到山上。” 飞行员埃德加·麦克尔罗伊和副驾驶员理查德·诺布洛克也跳伞降落在附近的稻田中,他俩很快就会合了。由于不清楚这里是敌占区还是非敌占区,诺布洛克走进附近的村落,麦克尔罗伊躲了起来,观察情况,实施掩护。村民们都十分友好,走出茅屋,摸摸诺布洛克的衣服和脸。他笑了笑,村民们也笑起来,弯身鞠了个躬。2位飞行员心里悬着的石头才算落了地。诺布洛克掏出军用打火机打着火,不料村民们竟吓得四散躲藏起来。后经了解,自己所在地是鄱阳县的农村。 飞行员埃德加·麦克尔罗伊在回忆中写到:“2人离开村子,沿着一条小河走。这时蹿出一个小男孩,抓住麦克尔罗伊的胳膊,模仿“砰、砰”两声枪响,然后躺下装死;他们立刻明白了,原来日本人正开过来,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小男孩领着他俩穿过田地,找到一支游击队,队长叫王英(音),会说一点英语,两人这才知道,他们降落在鄱阳县东北部的凰岗镇、游城乡、高家岭镇之间这片区域之中。 5飞行员听到美国国歌流泪 2位飞行员因为担心日军来搜捕,迫不及待想次日清晨就动身,但是王英让他们等一等。罗伯特·布尔茹瓦和克莱顿·坎贝尔随后都来了。这样,所有的机组人员又聚在了一起。出发时,他们先骑驴,驴子太小,队员个子太大,所以飞行员的脚拖在地上走了一段路,然后村民用轿子抬着他们,最后坐马车。这样,飞行员被送到鄱阳县城。 在当天下午,他们来到鄱阳城郊,王英又让他们耐心等了一个多小时。接着,从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近。原来是一支队伍庞大、人声鼎沸的游行队伍,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乐队,把队员们团团围住。 “这支乐队一晚上没睡,练习演奏美国国歌。”罗伯特·布尔茹瓦在回忆录中写道:“他们找到一面美国国旗,我们机组的5个人听他们演奏我们的国歌,眼泪止不住往下流。机组人员被抬起来,走在游行队伍的最中央,一直穿过这个有数万人口的城市。每户人家都插着一面旗帜,写着“欢迎勇敢的美国飞行员”,“首先轰炸东京的英雄”,游行队伍走了几个小时,一边放鞭炮,一边欢呼雀跃。 那天晚上,鄱阳天主教教会为他们做了丰盛的晚宴,有土豆泥、派、酒。次日,他们还在大桶里洗了热水澡。晚上,5位美国飞行员被送往衢州。 4号机组降落在赣闽交界处 年4月18日,一个风雨交加之夜。4号机埃弗里特·霍尔斯特伦机组在东京外围遭到了日军战斗机的两次攻击,而后又遭到了防空炮火的射击,几经努力都无法摆脱攻击,最后只好将所有炸弹投入大海掉头返航。由于找不到衢县机场,只好弃机跳伞。 他们从英尺高空跳下,机长霍尔斯特伦与副驾驶员降落在上饶县五府山镇甘溪村附近的靠近福建山区。天亮后,霍尔斯特伦在山上走了整整一天,才找到一个村庄,村民收留了他。第二天,他被村民送到甘溪的驻军手中。驻军知道他是美国人,招待非常热情,把他送到上饶第三战区司令部,最后送到了他原计划的目的地衢州。2天后,副驾驶员也被送到了衢州。 霍尔斯特伦在重庆回忆这段经历时,深有感触地写道:“总之,我发现中国人民对我们非常热情,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接待。……在上饶,战区帮助我们,做出相当好的饭菜,举行丰盛的宴会。” 轰炸东京杜立特晋升为准将 参加“轰炸东京”的80名机组人员中,大部分人在中国军民的帮助下,安全返回美国。 杜立特在中国跳伞被一个农民救了之后,认为全部飞机损毁,行动失败,自己会受到军法审判。谁知4月底到了重庆后,他才知道自己被罗斯福总统授予象征美国最高荣誉的美国国会勋章,晋升为准将,由罗斯福亲手授予国会勋章。所有参加轰炸的队员都获得了中国和美国颁发的勋章,被美国人称为第一批英雄。 年杜立特发表了关于空袭东京的回忆录《我决不可能再那么幸运》。这次空袭曾被多次搬上银幕,如年的故事片《东京上空的三十秒》和1年的好莱坞影片《珍珠港》的最后一段。杜立特轰炸机队成员被中国人民营救之后,陆续回到了美国。一部分飞行员重新投入了反法西斯的战斗中,有些人在战争中为国捐躯。 衢州青年自费收集轰炸机队资料 在浙江衢州市的一个小区,记者见到了在衢州一家银行工作、文质彬彬的郑伟勇。这位36岁的青年告诉记者,6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二战期间,美国杜立特轰炸机队16架B-25美国飞机,在参加“轰炸东京”的行动后,15架轰炸机飞到中国南方全部坠毁。75名飞行员在中国人民的帮助下,有51名飞行员经衢州重新回到美国。 这段历史引起了郑伟勇的浓厚兴趣,从初中开始就迷恋上航空模型的他,利用6年的业余时间,多次自驾车到上饶的信州区、玉山、广丰、婺源等地,所有飞机坠毁地点现场,他都进行了走访和调查。在郑伟勇的家里,他自费收集了许多杜立特轰炸机队的资料,包括飞行员写的文章和当时目击者的回忆录。粗通英语的郑伟勇,通过杜立特轰炸机队协会,与杜立特轰炸机队的飞行员取得联系。 在婺源找到12号机坠毁残片 据郑伟勇介绍,他的实地调查文章,常常发表在杜立特轰炸机队协会的官方网站上。8年底的一天,郑伟勇收到了一封来自美国的电子邮件。这是12号机长威廉·鲍尔的儿子詹姆斯·鲍尔发给他的。詹姆斯·鲍尔向他表达了内心的希望,希望通过他能帮助他父亲,寻找一块当年12号机的残片。此时,威廉·鲍尔已经93岁高龄,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够寻找到12号机的残片。 资料表明,12号机的机组成员是在浙江淳安上空跳伞的,郑伟勇的寻找重点放在了淳安。花了大半年的时间踏遍了淳安的山山水水,找到了12号机每一位飞行员的跳伞着陆点,就是没有找到12号机的坠毁地点。期间詹姆斯·鲍尔给他又写了几封信,说他父亲的健康每况愈下,这使他的寻找工作更加迫切。郑伟勇转变了寻找方向,最后在《婺源县志》上找到了有关记录。 原来12号机在飞行员全部跳伞后,飞机在无人操控的状态下,飞越了开化县,一直飞到婺源县梅林乡才坠落。郑伟勇赶到梅林乡访问了当地村民,村民说飞机坠落在梅林乡锡源村东的江北湾上,有位村民给了他一块当年美国飞机的残片。 9年10月,郑伟勇把这块残片装订好寄给了威廉·鲍尔。威廉·鲍尔回信说,收到残片后非常高兴。几周后,詹姆斯·鲍尔又发来一封电子邮件,说他收到残片后竟奇迹般地康复。 美飞行员希望找到中国恩人 通过6年多的研究,郑伟勇对杜立特轰炸机队的成员们十分熟悉。至今,他依然和还健在的飞行员及他们的子女有着书信往来。今年2月15日,1号机副驾驶员、94岁的科尔还向郑伟勇表示,希望他能帮忙寻找到当年帮助过飞行员的村民。 郑伟勇告诉记者,通过与杜立特轰炸机队的飞行员接触,他了解到,这些飞行员终身都对帮助过他们的中国老百姓感激不尽。许多中国百姓甚至连名字也没有留下,这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受还健在的轰炸机队的成员和他们的子女委托,寻找到当年曾经帮助过美国飞行员的村民,与健在的飞行员取得联系。如有知情者可与记者联系:1387032。 来源:上饶百姓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