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近日,今年56岁的退伍老兵周建强回到九牧镇中墩村老家,凝望着挂在墙上一家三代的军装照。“站在我旁边的,是我的父亲和我的儿子,父亲是抗战老兵,儿子还在海军服役,我曾经在陆军服役。”周建强说,他家祖籍在江西,从南宋开始,祖上就出过将军,在和金兵作战中战死沙场。抗日战争时期,老宅被炸毁,周家青年牺牲了八人,为此,家族中更是世世代代都有男儿从军报国。“我和孩子们都是听着父亲的抗战故事长大的,对绿军装的崇敬和渴望深深刻在骨子里。”周建强一边整理着父亲的遗物,一边和我们说起了父亲周沛洪的抗日战争故事。年8月的一个深夜,睡梦中的周沛洪被带到铅山县临时兵站,一位长官拿着步枪塞到他的手上说:“你现在就是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师三团三营九连的士兵了。”此后,周沛洪跟着部队辗转驻防,练本领、修战壕、筑碉堡。年,部队在浙西孝丰县驻防时遭到敌人袭击,班长张金水不幸牺牲,周沛洪见最关心自己的班长倒地,抄起枪朝敌人冲去,不料被流弹伤到右臂,幸亏排长及时把他拉回才捡回性命。战斗结束后,看着班长空空的床位,周沛洪心中十分难过。经过一番思考,他找到排长献计:鬼子能摸上来,我们是不是能来个依样画葫芦呢?排长立即向连长汇报,第二天,排长带回好消息,连称周沛洪妙计献得及时,一早摸上去奇袭便抢回了一个高地。△周建强在整理父亲遗物△周沛洪当年的学生与周建强一同追忆恩师“日本投降后,父亲回到江西老家,以广丰县公办教师招考第二名的成绩成为了一名教师,年,他被请到渭潭村教书,后来又被请到中墩村教书,便在这里扎了根。”周建强说,父亲的抗战故事,在他心中埋下了一定要从军报国的种子,年冬,经过严格审核,他如愿入伍,成为福州军区海防某师守岛部队的一员。“我们是由登陆艇送上去的,海岛上很艰苦,12级台风都是家常便饭。”周建强说,守岛的几年里,战士们肩挑手扛,修建防御工事,学习打枪打炮,练就本领保家卫国。“入伍以后,我只下过三次岛,一次是奉命下岛集训,一次送老兵退伍,第三次,就是自己退伍。”周建强说,年1月,因为在演习中负伤,身体难再适应高强度的训练,加上家中分田到户,父母年迈无法种田,便脱下军装回到家乡务农。△周建强的守岛岁月△记录军旅生涯的照片“我们家的孩子从来不娇生惯养,从小就要求他早起,不能偷懒,培养他坚韧、吃苦耐劳的品行。”周建强说,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喜欢穿军装戴军帽的周威也在年高中毕业后走进军营历练,年,凭着过硬的军事本领转到海军陆战队。“孩子的训练很刻苦,跳伞、武装泅渡等训练让孩子的皮肤变得黝黑甚至脱皮。”周建强说,但是看到孩子在部队不仅刻苦训练,还不断学习提高文化水平,屡屡有喜报送到家,家人都非常欣慰,而这份绿军装下的报国情,也会一代代传下去。(邱春静张铭吉)来源“浦城新闻”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