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表示要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意味着汽车产业链的进一步迁移。 众所周知,年以比亚迪特斯拉理想埃安为代表的新能源头部车企都销量不赖,反观曾经很风光的蔚来小鹏问界销量很一般,威马爱驰恒驰等后排玩家陆续爆出欠薪等问题。 叠加燃油车市场里,长安吉利长城传祺红旗上乘等维持,丰田大众勉强维稳,本田日产通用加速衰落,起亚现代马自达福特被进一步边缘化。 它们注定会拉起汽车产业链的转移。 一、比亚迪的影响。 目前比亚迪的三大主力生产基地从多到少分别是西安,深圳,长沙,另外常州也在快速上量。 除比亚迪外,西安目前仅有吉利一家主流车企的生产分基地,算是没有衰落负担,是比亚迪-这轮大涨的最大受益者。 深圳长沙也类似,仅有DS和广汽三菱等本来体量就小的生产总基地,外加上汽大众长沙工厂等少许分基地,也算比亚迪拉起的较大受益者。 常州有理想生产总基地,比亚迪常州扩张,外加日产常州工厂等,不仅吃到了上波红利,而且距离下波红利也非常近,估计是再往后一两年的最大受益者。 二、特斯拉的影响。 上海是很矛盾的,一方面特斯拉高歌猛进,另一方面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却在丢掉燃油市场头部位置大幅下滑,智己和飞凡上量又很有限。 生产端是稍显被动的,好在有蔚来等很多车企的研发部门在,算是基本跟上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红利。 三、埃安的影响。 广州很像是缩小版的上海,埃安在努力增长追赶特斯拉,小鹏尝试突破瓶颈中,传祺广丰维稳,广本由盛转衰,日产广州工厂加速衰落。 增长空间不算大,但衰落空间也不算大。 四、其他转型车企和城市。 接下来就是各大燃油车重镇的转型时间了。 长安总部重庆的情况是长安自己做了些新能源转型但自家燃油车依赖还在,问界也有些量。福特已经快见底了跌不了多少,五菱重庆基地自己也在转型,重庆总体情况还不错。 五菱总部广西,有五菱和东风柳汽转型中,再加哪吒南宁,全省转型速度也不错。 安徽拿着奇瑞,蔚来,合肥长安,江淮大众也有牌可打。 五、其他仅有燃油缺增量新能源车企和城市。 在接下来就是各大燃油车重镇的无人接盘时间了。 湖北问题比较大,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的衰落目前来看是岚图和武汉小鹏等少许增量填不上的坑。 四川同理,一汽大众成都和沃尔沃成都和吉利成都和神龙成都和一汽丰田成都都很可能接着降,且没有足够强的当地新能源填坑。 东三省方面,宝马奥迪还有钱赚,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沃尔沃大庆等的减量,是红旗新能源那一点点增量填不上的。 北京有奔驰稳一稳,但现代和北汽和北京长安几位的减量,一样是北汽新能源和极狐难以填补的。 综合来看,政策延续短期利好西安常州,广州上海重庆广西安徽也能分到蛋糕,湖北四川东三省北京很可能接着因为当地燃油车市场下滑新能源起不来承压。 在疫情后经济恢复很有限,地产等其他行业不仅拉不起买车甚至因为房贷透支很多消费潜力的不景气时候,新能源政策已经不是各地抢增量资源的问题了,而是争相避险成为下个底特律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