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发声,建议一些城市恢复古称,比如黄山市,应该恢复原来的名字“徽州”,没有徽州,何来安徽呢? 此消息一出,西安也坐不住了,“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多美的名字,我要叫回长安! 那历史悠久的大上饶, 各个县市是否也有坎坷的改名史呢, 小编查阅上饶各县市县志, 给大家说道说道。。。 信州上饶VS古称信州、饶州, 以州结尾听着非常有气势! 现在省内叫州的也只剩下赣州。 还好上饶二字取自“上乘富饶”之意也还不错, 特别是我们又恢复了信州区, 让信州两个字又从历史中回到了 现代人的视线中 所以这波改名不算亏! 永丰广丰VS一字之差,并未改出多大的区别, 唐武德四年()建永丰镇, 永丰之名来自建镇之初境内的永丰山, 雍正十年(),因吉安府也有永丰县, 那为啥没去改吉安永丰呢?! 江西巡抚谢昊奏, 改永丰县为广丰县,沿用至今。 辛亏没改出天壤之别! (永丰街道表示原来我也传承了快年啦) 兴安横峰VS明嘉靖三十九年(年), 以弋阳县之横峰寨置兴安县。 年改为横峰县, 因县北横峰山得名。 对比这两个名字, 小编私下觉得还是兴安好听一些! 葛阳弋阳VS弋阳建制够早的,在三国时期, 东汉建安十五年(年), 孙权析余汗县东境建葛阳县。 隋开皇十二年(年), 因葛阳县印遗失, 县治由赭亭(今五里庙), 迁弋水之北(今弋江镇), 改名为弋阳县。 因为县印丢失而改名?! 县印都能丢,小编也是醉了。 余汗余干VS余干的建制更早,建自秦朝, 改名史也最为有趣, 秦置余干县, 汉高祖(刘邦)六年(前)改余汗。 莽新称治干。 东汉复名余汗。 南宋再改为余干县。 余汗→治干→余汗→余干, 就这么来来回回的改, 不知道余干人还有没有兴趣改回余汗! 番阳鄱阳VS鄱阳也建自秦朝,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年) 置番阳县,治今址, 以处番水之北得名。 西汉改为鄱阳,因在鄱江之阳。 感觉这次改的不错哦! 年改名波阳县。 年12月17日经民政部批准, 波阳县恢复鄱阳县名。 所以地名恢复古称, 在上饶是有例可循的。 上饶还有这些县市名字穿越古今 上饶县:建于东汉末期建安年间,约公元年前,也是上饶市的前身。 万年:明正德七年(年),析鄱阳、余干(万春乡)、乐平、贵溪4县地置万年县,以县治于万年峰之阳而得名。 玉山:武周证圣元年(年)析弋阳、须江及常山置玉山县,因境内有环玉山而得名。 婺源:唐开元二十八年(年),析休宁县之回玉乡和乐平县之怀金乡置婺源县,以地当婺水源头而名。 铅山:南唐保大年间(公元~年)置县,县治所永平,因永平镇西四里有铅山,就以山命名。 德兴:南唐升元二年(公元年)改邓公场置德兴县,取“山川之宝,惟德乃兴“之意而定名。 名字还是不要随便乱改的好! 这些城市改名后肠子都悔青了…徽州→黄山为了旅游徽州牺牲太大,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一下子人生痴绝处 就从一座城变成了一座山…… 长安→西安长安,多美得名字! 丝绸之路的起点, “买花载酒入长安”..... 多少人的长安梦是从这个名字延伸出去的? 好吧,现在改成了西安, 原谅我,只想到了西安肉夹馍! 庐州→合肥曾经诗词里烟雾飘渺的庐州, 一下就变成了胖胖组合——合肥。 整个人都不好了好吗? 兰陵→枣庄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 整个画风都不一样了好么.... “枣庄美酒夜光杯”“枣庄笑笑生” 就连英俊的兰陵王以后也要叫枣庄王了, “枣庄王入阵曲”,你们感受下! 汝南→驻马店一开始,多么有历史底蕴, 多么高雅文艺, 一下变成了驻马店。 整个画风都不对了好吗。 感觉就像由一个古典美女瞬间变成了杀马特! 常山→石家庄常山赵子龙! 大家来想象一个画面: ——大家好,我是石家庄赵子龙。 同时, 琅琊——临沂(诸葛亮的故乡); 九原——包头(吕布的故乡); 常山——石家庄(赵云的故乡); 幽州——保定(张飞的故乡)…… 辣么,上述几人见面之后,脑补一下: “大家好,我是包头的吕布。” “大家好,我是石家庄的赵云。” “大家好,我是保定的张飞。” “大家好,我是临沂的诸葛亮。” “大家好,我是驻马店的袁绍……” 这画面太美……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