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丰区自去年7月被列为民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开展的“护童成长”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区)以来,强化改革思维,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构建儿童关爱保护服务新体系、新机制,儿童工作队伍水平不断提升,儿童关爱服务质量不断增强,全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今年5月,广丰区在全省儿童福利工作业务培训班上作了典型发言。 “阳光少年快乐成长”留守儿童成长拓展户外活动 上下联动,建立全覆盖关爱服务体系。 区级层面完善顶层设计。今年3月,广丰区在全省率先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为双组长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将“护童成长”试点纳入全区重大改革项目,建立未保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儿童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完善合力监护的儿童关爱体系。 乡镇层面实行齐抓共管。在全区23个乡镇(街道)建立儿童督导员制度,由民政所长兼任儿童督导员。组建包括乡镇党政主官、分管班子成员、中小学学校校长、心理咨询师、乡镇儿童督导员在内的“护童成长”工作推进小组,统筹推进“护童成长”各项关爱服务举措。 村居层面落实专人负责。在全区个村(社区)均设置一名儿童主任,由村妇女主任兼任,负责村(居)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日常工作,着力构建起区、乡、村三级联动儿童关爱服务保障体系。 创新思路,搭建规范化关爱服务平台。 开发线上信息平台。在全省率先开发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信息管理APP平台,精准摸排全区留守儿童底数及基本情况。对全区名16周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实现一人一码一档案,具体涵盖每名儿童的基本信息、家庭成员、服务记录、受侵害记录、实时诉求、心理评估等内容。平台采用分级权限,儿童主任能够动态更新儿童数据、实时照片等,通过分析困境儿童家庭需求,及时给予有针对性地帮扶。引入“阳光少年基金”与平台结合,精准化、高效化实施点对点帮助。 打造线下服务平台。以优化儿童成长环境为目标,建成1个区级未成年人保护服务平台,12个村(居)“儿童之家”示范点,以及个学校“留守儿童之家”。通过开展儿童安全教育、健康体检、政策宣讲、技能培训、亲子和体育游戏等活动,对困境儿童开展定期不定期走访,着力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在每个村(居)设立儿童“悄悄话”信箱,进一步收集儿童的需求,保障儿童基本权益。 创立心理疏导平台。在各中小学推行设立学校“心灵驿站·爱的港湾”心理咨询室,配备相对完善且专业化的空间设施,帮助未成年人疏导心理问题。开设全区未成年人成长心理咨询热线,坚持每学期开展“留守·爱”户外团队活动、心理健康讲座活动,培育中小学生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 内外联合,打造多元化关爱服务队伍。 引进专业服务机构。鼓励市场介入、市场运营,引进专业化团队,让专业的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安排项目资金40万元引入第三方专业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由具备丰富儿童社会工作经验的专业社工作为“儿童之家”负责人,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定期开展学习、手工、体育、体检以及亲职辅导等专业化社会工作服务。 培育本土服务队伍。探索“护童成长”关爱服务队伍专业培养机制,定期对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开展业务培训、组织外出学习,鼓励其报考社会工作者资格证。加强民政、妇联、团委、教体等部门协调,整合本地志愿服务资源和社工共同参与到儿童关爱服务工作中来,打造“未保工作人员+社工+志愿者”的本土基层儿童关爱服务队伍。 集聚社会服务力量。实行“1+1”留守儿童结对共进机制,每名留守儿童与一名科级领导干部、一名教师结对,实现关怀全覆盖。鼓励社会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询工作者等专业人员,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心理疏导、亲情关爱、权益维护等服务。创新建立“同心筑梦、共伴成长”爱心妈妈结对“认亲”机制,招募机关企事业单位爱心女士与留守儿童进行结对认亲,让爱心妈妈跟踪了解结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情况,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性格、人格、品格。 健全机制,强化可持续关爱服务保障。 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多方筹措支持未保工作的经费投入机制。严格按标准发放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度残疾人补贴,解决孤儿的衣、食等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对在定点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服务的0-6周岁的残疾儿童,每年补助元。深入实施低保救助政策,将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未成年人,按照社会救助程序,全部纳入低保给予保障。积极争取基金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资金多万元。 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及各类困境儿童定期走访工作制度,及时掌握儿童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等基本信息,动态跟踪儿童情况,实时更新。经常性开展儿童法规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不断提高未成年人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设立未保工作强制报告制度,对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监护人失踪、丧失监护能力、不履行监护责任等因素监护人无法履行监护义务的,第一时间向民政部门报告;对发现儿童疑似遭受家庭暴力、意外伤害和不法侵害等情况的,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 建立督考问效机制。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列入全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体系,对区直有关单位、各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综合绩效进行考核评价。区未保委还制定《广丰区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工作规范(试行)》《广丰区儿童主任、儿童督导员的考核评分细则》,对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履职尽责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在每年年底给予评优评先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