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原本是毛村镇赶场的日子,八都集镇上却人影寥寥,门市紧闭。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为了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牢牢守护在安全线内,毛村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党员干部奔赴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多措并举筑牢疫情防控网,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硬核设卡,自己家园自己守护 凌晨1点,寒夜更深露重,在毛村镇乌岩村九公畈卡口处,一个由蓝色帐篷搭成的“简易办公室”内,却依然灯光明亮。乌岩村村支书官昌兴和党员周恒西、村民陈秉信在静静地“守夜”,这已经是他们轮班值守卡口的第10天。 为了防止疫情传播蔓延,毛村镇从大年初三开始,就安排镇机关干部协助村级在各个进村路口设卡,劝返来访者,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这是防控疫情最基础,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没有特别重要的事就不要出去,在家里安安心心休息。”“为了你及全家人生命健康安全,请你在特殊的时间少外出。”防疫小分队的队员们不厌其烦地给每一位过往的人员进行解释。对于平日里习惯了道通路顺的村民们来说,突然设置“关卡”让进出村变得有些繁琐,但他们还是给予理解。不少村民还自发加入到“设防”队伍,轮流守护起全村人的安全。 “这段时间是非常时期,春节期间人流量又大,不少人防护意识不足,我们觉得通过设卡登记减少人员流动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乌岩村的村民们对于这样的做法表示支持,对坚守在入口处卡点的村干部和党员群众“志愿者”表示感激,“他们不畏寒冷与病毒传播,24小时轮流值班,坚守在农村防控工作的最前沿,我们真的很有安全感。” 正是这一顶顶小小的蓝帐篷、一个个迎“疫”而上的身影,让一辆辆来访的车辆被挡在了村外,一群群走亲访友的群众被劝回。他们用行动构建起了一道安全的屏障,挡住了疫情,守护了平安。 暖心“代购”,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你们出来不方便就不要到处走动了,有啥需要给我们说,我们去给你们买。”在毛村镇,各个设卡点的村干部们最近一段时间多了一项工作——为村民“带货”。 “您好!您昨天上报的孩子拉拉裤、大米等物资我们已经买好了,就放在村门口,麻烦出来取一下吧……”2月5日9点左右,“代购”员乌岩村村支书官昌兴为村五组村民范鸿波送来了委托采购的物品,完成了此次“代购”工作。 “在村出入口我们设了宣传点,对一些想到镇上赶场的人进行劝返,村民们虽然听我们的话回去了,但他们的生活需求还在,所以这种事情就由我们村干部代劳了。”官昌兴说,仅是他自己,就已经“带货”50余趟。 封村设卡,不是简单的堵路排查,村内每家每户每天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生病就诊,都需要进行全面的考虑和统筹安排。在抗击疫情期间,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村内人员流动和满足村民日常用品的购买需求,毛村镇对中心集镇商铺店面实行了“划界单双号”弹性营业,在各村(居)均设定了临时菜摊点方便群众买菜,并由值守人员进行现场管控,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出村采购。截止目前,全镇粮油、蔬菜、副食品等生活物资市场供应充足,商家没有出现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的现象,群众中也没有出现恐慌、囤积、抢购等现象。同时,有采购需求的村民们还可以通过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