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正文 大魁天下的状元 状元是进士的第一名,是通过殿试由皇帝“钦点”的,所以俗称“点状元”。在科举时代,全国三年才出一个状元。那名列榜首,“大魁天下”的状元,一直是历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一旦状元及第,“一举成名天下知”,便可平步青云,进入仕途,光宗耀祖。 皇帝“钦点”第一甲第一名才是状元 广丰历史上曾出过两个状元。一个是宋朝的吕廷彦,武状元,另一个是元朝的笃列图,蒙古榜状元。 吕廷彦,原名日彦。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泉波镇吟阳人。少年颖悟,博览群书,才华出众,宋嘉定十年()文武都科状元。授忠翊郎,迁升谏议大夫。廷彦立志抗金雪耻,与朝臣意见不合,未得重用,辞职归里。 笃列图,揑古氏(一说逊都思氏),居永丰。字敬夫、彦诚。号敬斋。燕山(今属河北)人。生于元皇庆元年(),卒于元至正八年()。元至顺元年(O)右榜状元。笃列图父辈原来居住在燕山,后来迁徙到信州府永丰县(今广丰)。其父叫卜里也秃恩,在潜邸跟从文宗,官至靖江路总管。笃列图考取蒙古、色目人榜状元后,历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御史中丞等。 与广丰结缘的外籍状元 除这两名本地状元外,历史上曾有8位外籍状元,或应邀撰文作序,或来广丰游览山水,因而和广丰结下了缘,为广丰增添了一点光彩,提升了些许知名度。这8位状元,从时代上看,有宋朝的,也有明朝的。从地域上说,有外省的,也有邻县的。 和广丰县结缘的宋代5位状元宋代状元汪应辰 汪应辰,江西玉山人,宋高宗绍兴五年()状元。他应广丰人之请,撰写了《鹤峰庙记》一文,记述了该庙之神备受当时老百姓崇敬之情:“七月二十五日,相传为神诞辰,遐迩稚耋(远近老少),香花箫鼓,填塞道路以答神庥(答谢神的庇护)”。鹤峰庙早已不存,只剩此文载于清代《广丰县志》中。 王十朋 王十朋,浙江乐清人,绍兴二十七年()状元。他应邀为《丰溪吟阳吕氏宗谱》作序,记述了唐末衢州刺史吕安国亡故后,其子扶柩回湖北鄂州安葬,至信州遇黄巢兵阻,因绕道至永丰吟阳择地安葬,“遂为吕氏开基之地”。他又为《莲湖徐氏宗谱》作序,称其祖徐思直于隋文帝仁寿年间(—年)由东阳郡太末县(今浙江龙游)迁入永丰玉田。当时“邑犹为驿,尚未称县”,记下了那时尚未设县的史实。 陈亮 陈亮,浙江永康人,宋光宗绍熙四年()状元。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其学说独具体系,为永康学派的创始人。当时的广丰知县潘友文,与陈亮是好友,特请他来广丰,顺便为新落成的社稷坛写篇文章。陈亮一气呵成,写了一篇余字的《社稷坛记》。文中称赞潘知县为政爱民,说“余过永丰,道行数十余里,而民无异词。” 徐元杰 徐元杰,江西上饶人,宋理宗绍定五年()状元,官至工部侍郎。他的诗清新流利,《千家诗》收有他的七绝《湖上》,脍炙人口。他的妹夫吕日新,是吕廷彦的胞弟,因此他应邀为《丰溪吟阳吕氏宗谱》作序。也许是在吕家作客时,游览了铜钹山,写了七绝《登仙人掌山》,诗曰:“山名仙掌足盘桓,来醉黄花半日闲。更上一层高着眺,此身拟可透天关。” 文天祥 文天祥,江西吉水人,宋理宗宝祐四年()状元。他的《正气歌》令人肃然起敬,他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绝唱。他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广丰有两部宗谱有幸得到这位民族英雄的文笔。一是《吕氏宗谱》,文天祥在序中说:“谏议大夫廷彦公,以文武全材第状元而恪守臣节,进士良材公则以淳儒为淳吏,实家传之有本矣。”二是刘姓宗谱,载有文天祥的《题刘氏祖像引》,其中有云:“罗先人之功德,绘远祖之仪容,辉煌于千万世家乘之中,俾子孙瞻祖先之遗像而兴仰企之心”。 和广丰县结缘的明代3位状元明代状元吴伯宗 吴伯宗,江西金溪人,明太祖洪武四年()状元,是明朝第一个状元。他为萧姓写了一篇《萧氏源流谱序》,其中说:“祖自兰陵郡居江西,分徙福建,各支皆自江南派衍,人文赫奕之显,家声丕闻之盛,历汉唐晋宋,俱皆元勋名宦可得而睹也”。 费宏 费宏,江西铅山人,明成化二十三年()状元。他应邀来广丰作客,游览山水。在杉溪,题了一首七律《题杉溪砥柱亭》,末两句“地主多情于我厚,有诗还拟到江村”,反映了主人对他的热情接待,表示以后还要来这个“江边之村”。 孙继皋 孙继皋,江苏无锡人,明万历二年()状元,宦至礼部侍郎。他应门生徐上达(今桐畈镇靖安人)之请,慕名游览了铜钹山白花岩,即兴写了《白花岩留题》诗云:“怪石凌空突五湖,登临回首白云孤。道人不识梅花意。日暮深山听鸟呼。” 《广丰县志》 从地方志、宗谱中见到这些状元留下的诗文,令人想到,广丰的先辈们具有浓厚的状元情结,很懂得名人效应。当一部志书或宗谱中有了状元的文字,无疑会提升品位、提高知名度。多亏先辈们有了这种思想理念,才使我们得到这么多的状元作品,为广丰历史文化的苑圃添枝加叶,使广丰历史文化多了一份积累。 本文摘自 徐敬恩 《西山谈荟》 江西人民出版社 年出版 品牌街 |